面對競爭激烈的職場,家長們甚至可以不惜一切,絞盡腦汁動用各種關系和權力,以便為子女謀求好工作——
6月10日,北京郵電大學的恭艷和同學旅行歸來。一見面,恭艷就掩飾不住自己幸福的心情,高興地告訴記者:“前幾天終于和一家國企簽了勞動合同,進這家企業后可以解決北京戶口?!?
雖然是重點高校通訊類專業的碩士生,但是為了找個能解決北京戶口的工作,恭艷著實吃了不少苦頭。
從2007年底恭艷就開始找工作,一輪又一輪的面試后總是差那么一點點而沒能被錄取。究竟是差在哪里?恭艷說:“我家是江蘇農村的,在北京沒有關系網,找工作很吃虧。去年一家大型的電信企業來學校招聘,跟我一起去面試的同學臨場發揮雖然沒有我好,但最后仍然被錄取了,因為他父親和公司的高層認識。雖然這個說法我無法證實真假,但是同學們都這樣說?!闭夜ぷ饕小瓣P系”
隨著大學統招生逐年增加,就業的壓力也不斷增大,找工作要靠“關系”護駕的說法,在校園里得到不少學生的贊同。以前人們有句口頭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現在已經變成了“學好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找工作要靠關系,尤其是靠父母家人,在大學畢業生的意識里,已經是一個常識。有人甚至直言:“大學生就業就是比爹!”他們認為,父母社會地位越高,權力越大,社會關系越多,動員和利用這些資源為子女就業服務的能力就越強。
2007年,共青團中央學校部、北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聯合發布的“2006年中國大學生就業狀況調查”顯示,人際關系網絡仍是大學生尋找就業機會的理想途徑。有41.61%的學生認為通過家庭和個人的社會關系、托熟人等,是最有效的求職途徑。在來自大城市的學生中,這一比例更是高達51.29%。
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社會地位體現了一個家庭的資源。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團委副書記宋揚認為,家長們甚至可以“直接通過關系和權力決定子女的就業”,這種“代際傳遞效益”在中國很明顯,在全世界也普遍存在。
潛規則普遍存在
身為父母,天下沒有哪一個爹娘不希望自己的兒女在寒窗苦讀十余年后,找到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將來有出息,有個好的未來。這就造成了“就業的競爭就是父母能力的競爭”———這種潛規則普遍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
靠父母能力就業,無疑,對那些缺乏家庭背景能力的人來說,是一種傷害。但記者調查發現,對這種潛規則的存在,許多人并不完全排斥。
恭艷說:“現在用人單位招人都講綜合素質,在我看來綜合素質既可以包括個人的能力,畢業院校的口碑,也可以包括個人家庭背景。如果一個人的家庭背景好一些,即使他的個人能力差一點,那么綜合素質也仍然不錯?!?
另外,還有人認為,家里親人、朋友介紹的工作比較安全,不會像網上招聘那樣容易被欺騙。同時,用人單位也可以通過此途徑,熟悉應聘者的各種情況。
北京工商大學的畢業生王錚,現就職于工商銀行?;叵肫甬敵跽夜ぷ鞯慕洑v,他說:“找工作托關系是很平常的事情,家里有關系不用那是大傻子。當時,班里的同學雖然很熱衷于各種招聘會,但也都暗自托關系找門路,畢竟招聘會投簡歷好似大海撈針,要是有熟人介紹,成功的幾率比較高?!?
采訪中記者發現,眾多求職者都認為:“關系領進門,能力靠個人。”
王錚說:“找工作有關系并不代表自己沒有能力。熟人只是幫忙介紹職位,但是應聘考試還是要靠自己。通常,你與其他應聘者考試成績相同時,‘熟人關系’才會起到決定性作用。要是你的成績太差,用人單位也不會輕易錄用你。畢竟現在用人成本很高,哪個單位也不想請個不會干活白吃飯的員工。”
作為指導學生就業的宋揚這樣認為:“如果既有能力又有關系,那么找工作是雙保險;如果只有能力沒有關系,并不能保險找到好工作?!闭谊P系實屬無奈。
其實,在每個求職者心中,都想僅憑自己的能力就獲得一份滿意的工作。但現實中就業壓力太大了,很多用人單位又設了眾多條條框框,把求職者擋在了門外。不少被采訪對象認為,有很多理想的工作崗位,其實講的就是“門檻”。雖然“門檻”難進,但是當你進去之后,工作并沒有想像的那么難,很多人都能勝任,對于有關系的人而言,只不過是提前找到了機會。
畢業生張韻說:“我從小就向往在北京生活,但是畢業來北京找工作時,很多單位要的都是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對于我這個非重點大學的學生,他們連簡歷都不收。最后,家里人不得不托關系幫我找工作?,F在我是一家有名的投資公司的職員,我的同事很多都是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工作中我們干著同樣的活,我的能力并不比他們差。當初如果沒有關系,我個人再有能力,也進不了這家公司?!?
從事40年高校教育的退休教師宋?嘣撲擔骸昂芏嗨妒勘弦瞪?妓倒ぷ饕荒甌紉荒昴顏遙?背醴丫⒖佳幸暈?夜ぷ魅菀祝?酵防捶⑾只共蝗綾究票弦凳焙謎夜ぷ鰲U庵窒窒笏得鰨?弦瞪?鵡暝黽擁賈戮鴕笛沽Υ螅??保??畈憒蔚腦?蚴嗆芏啻笱У淖ㄒ瞪柚貌緩俠恚???淄?!
宋老師舉例說,目前,大學中計算機、經濟管理、法律、金融等專業是熱門,這些專業的畢業生最多。但是,現在就業市場是生物、農林、機械等專業的工作崗位急缺。專業熱而崗位不熱,他們不得不托關系、找門路,擠到那些人員已經滿負荷的崗位中。
其實,找工作對于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生而言,本來就是一堂必修課。而“就業比爹”的說法,則透露出就業市場競爭的激烈。
學生在畢業前,沒有其他的人可以依靠,找工作遇到困難時,自然總是先想到親戚朋友的幫助。家長省吃儉用供孩子上大學,辛苦一輩子也只是希望自家的孩子能找個好工作,過上幸福的生活。孩子工作找不到,最心急的還是父母。很多家長都表示,找工作托關系,就跟看病給醫生送紅包一樣,尋求不只是心理安慰,還有更多的無奈。
來源:工人日報
職場貼士:堅決服從領導安排。秘書如有不同意見,可以當面并誠懇地向領導陳述,如能采納,自然皆大歡喜;如果不予采納,則應不折不扣地按領導的意圖辦事,而不能摻雜任何個人的不滿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