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白紙黑字、公眾認可的顯規則不同,潛規則恰如擺不上桌面的小菜,從不會大鳴大放地寫在告示板上,卻需要你明心亮眼地默默參透,才能避免接二連三的尷尬糗事。
潛規則1不要苛求百分百的公平
顯規則告訴我們要在公平公正的原則下做事,潛規則卻說不能苛求上司一碗水端平,尤其是老板更有特權。
孫小明剛進公司做計劃部主管時,除了工資,就沒享受過另類待遇。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得知行政主管趙平的手機費竟實報實銷,這讓她很不服氣!想那趙平天天坐在公司里,從沒聽她用手機聯系工作,憑什么就能報通訊費?不行,她也要向老板爭取!于是孫小明借匯報工作之機向老板提出申請,老板聽了很驚訝,說后勤人員不是都沒有通訊費嗎?“可是趙平就有呀!她的費用實報實銷,據說還不低呢。”老板聽了沉吟道:“是嗎?我了解一下再說。”
這一了解就是兩個月,按說上司不回復也就算了,而且孫小明每月才一百多塊錢的話費,爭來爭去也沒啥意思。可是偏偏她就和趙平較上勁了,見老板沒動靜,她又生氣又憤恨,終于忍不住和同事抱怨,卻被人家一語道破天機:“你知道趙平的手機費是怎么回事?那是老板小秘的電話,只不過借了一下趙平的名字,免得當半個家的老板娘查問。就你傻,竟然想用這事和老板論高低,不是找死嗎?”
孫小明嚇出一身冷汗,暗暗自責不懂高低深淺!怪不得老板見了自己總皺眉頭!從此她再也不敢提手機費的事,看趙平的時候也不眼紅了。
場外提示:
一味追求公平往往不會有好結果,“追求真理”的正義使者也容易討人嫌,有時候,你所知道的表象,不一定能成為申訴的證據或理由,對此你不必憤憤不平,等你深入了解公司的運作文化,慢慢熟悉老板的行事風格,也就能夠見慣不怪了。
職場貼士:追求完美的人與那些愛拖延的人浪費的時間一樣多。瓦霍維婭公司前董事長托馬斯·R·威廉斯發現,許多在銀行界工作的年輕人不知道什么時候該停止研究方案,什么時候該著手結束工作。那些接受培訓的人倒應該向工程師學習一些東西,工程師們懂得,他們應在某一日期前拿出可能的最佳方案。即使方案不那么完美,但是他們已經在規定的期限內做了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