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調查:職業經理人有多“黑”
北京現代商報報道,目前,人力資源市場缺少一套職業經理人的評價體系,自律無效的情況下,“他律”的缺失無疑縱容了職業經理人為人做事的“不職業”——
著名經濟學家張維迎對職業經理人曾有這樣一個生動的比喻:職業經理是干什么的?就是保姆——一個企業的保姆,用經濟學術語講就是企業代理人。他們的職業操守,對于企業的生存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國目前最為缺少的,可以說是那種有道德的職業經理人。職業道德固然是一個職業經理人應該恪守的,而作為法治社會,制定與職業經理人相關的法律法規,是避免那類“不職業”行為發生的有效辦法。
淺層
利用手中權力公開吃拿回扣
案例:為一家著名IT企業做公關代理業務的公關公司負責人最近十分不快——IT公司公關經理換人了。“又要重新‘喂’飽新人,才可能不丟掉這家大客戶……”在外企以及人們耳熟能詳的本土“現代企業”中,所謂的“職業經理人”利用手中權力“吃黑”,已經成為業內公開的秘密了。
分析:人力資源專家認為,吃拿回扣,是職業經理人的不規范行為。它經常發生在采購者利用采購決定權,獲得返點或回扣。這種現象在國內很普遍,而且很可能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不會消失。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了中國社會的人情關系,而這種價格彈性體系是與之相適應的。
這種現象在西方社會比較少見,原因就在于國內的市場價格體系不透明。中國人愛打折,一方面是購買者希望打折,另一方是銷售人員也需要提供折扣的價格,供需雙方的需求無形中制造了一個價格浮動的空間,有空間意味著有機會,自然有人從中獲利。
隨著市場環境的成熟,價格體系彈性空間越來越小:某種品牌原料的成本是多少,某個媒體廣告的價格是多少,提供這項服務的收費標準是怎樣……當價格都成為公開的,回扣自然就會消失。
專家建議:在目前這種價格體系下,公司要絕對杜絕回扣現象發生不太可能。如果公司監視或審查這類問題,付出的代價甚至超過回扣造成的損失。所以,公司一方面給與這類職位合理的薪酬,另一方面只能靠經理人自律。但好在吃拿回扣對公司的損失是可控的,所以有的公司默許了它的存在。
中層
利用職務平臺撈取個人無形資產
案例:一“打工女皇”,曾在兩家著名外企工作,利用各種公開場合張揚個性。后來辭職,根據自己的職業經理人傳奇生涯創作一本書,但業界有人批評“乘機著書,說老東家的不是”。而后又利用其明星效應,她順勢進入一家民營企業擔任重要職務。
分析:如果說,吃拿回扣還是可見的,一些“精明”的經理人利用現有的職位平臺撈取更多的名譽或社會關系。謀取這些“無形資產”更加隱蔽,公司也更難控制。
最常見的是一些經理人頻繁地拋頭露面。但公司很難界定這種個人曝光行為是否與企業形象推廣有關。這些職業經理人不是張瑞敏對于海爾,或柳傳志對于聯想的意義,他們個人不能代表企業形象,但他們卻頻繁曝光,有的甚至對企業有負面作用。公司卻必須為他們支付賺取個人無形資產的成本。這些無形資產將為他下一個工作奠定更好的基礎,公司僅僅是他個人職業生涯的一個跳板。
專家建議:把目前的職位作職業生涯的一級臺階,把所在的企業當作一塊跳板,這說明經理人并沒有與企業建立忠誠關系。只有公司建立起良好的激勵制度,才會減少這種現象。因為“只有當職業經理人把自己的命運與企業聯系在一起時,合作才是長久的”。
深層
利用原有資源為自己建立與之競爭的業務
案例:2000年,創維電視“兵變”,職業經理人陸華強帶領100多位“創維人”集體跳槽至高路華。其間,陸強華還發表了一封《致創維銷售系統全體員工公開信》,將其個人與創維集團四年來的恩恩怨怨徹底公開。
分析:有的職業經理人跳槽時,進入競爭關系的公司,或者自己創業經營同樣的業務。更令股東氣憤的是,一個經理人在為公司服務的同時,居然同時在經營自己的企業。其實這種現象在中國很常見,上市公司的各種關聯交易有時侵害到股東利益。而這種問題很難控制。
這些競爭關系的企業,甚至就是經理人利用任職期間原有公司的資源發展的。這些資源有可能是原公司的客戶,也有可能是原公司的人才,還有些是存在腦子里的商業機密。一個經理人在某一職位經營了幾年自然會積累很多東西,據國外的統計,71%的經理人的技術或者一些重要的資源都來自于他原來的雇主。
這種現象在新興快速發展的產業里層出不窮,特別是新公司制度不完善,利益關系模糊,容易出現糾紛。
專家建議:在中國,道德還是能夠起到一定的約束作用。在西方社會是依靠法律約束解決這類問題:規定詳細的法律條文界定經理人的行為規范,所以公司留給職業經理人游刃的空間很小。
公司應該與重要員工簽訂合同,讓所有的人知道應該怎樣,違反的后果是什么……在某些行業有保密期,規定保密期內職業經理人不準到與原單位有競爭關系的單位去工作,以及不準到同行去工作,甚至規定不準開同類性質的公司。
專家點評
智聯招聘網CEO劉浩——拉開“灰幕”
職業經理人行為的不規范,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不成熟的市場環境造成了“灰幕”的空間。
“灰幕”給企業造成的損失應該分清輕重緩急。表層的回扣現象,經濟利益損害的額度還是可見的,也是可以控制的,現階段企業不必過于執著消滅回扣。但侵害到的公司商業機密就比較嚴重了,因為商業機密被侵害,將威脅到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成為企業持續成長的風險。這類暗箱操作應該格外警惕。
從根本上看,公司治理結構不同,決定了職業經理人在實際操作當中不同情況出現。在公司治理結構這個框架下討論職業經理人的問題才有意義。有些經理人在大企業工作,薪酬很高,但他們的忠誠度并不高。原因在于沒有股權的激勵機制,企業發展與個人發展沒有直接關系。所以公司良好的股權關系會減少職業經理人不規范的行為發生。
從某種角度講,人都是有貪婪的本性的,但進行灰色交易時,他會權衡利弊,畢竟這種行為是冒風險的,當收益與風險成正比時,就會行動。所以社會整體對職業經理人的評價體系和法律環境的成熟,才能更有效地制約職業經理人的灰色現象。
職場貼士:可能的話,進行一種家庭事業:這種方法可以減少費用,增進士氣,利潤的分配很簡單,利潤能夠得到充分的利用,整個事業控制也較容易。
下一篇:對付空調病有三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職場麗人不可不知的時尚詞匯和優雅的方式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