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主持人/桂杰
嘉賓/北京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 心理學博士 張劍
要清楚自己的角色
主持人:應該說,上下級關系是一個經常被提及的話題,在職業化要求越來越高的今天,當上下級關系遭遇友情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去看待?
張劍:上下級關系既是人力資源管理面臨的問題,也是人際關系要面對的問題。我覺得要清楚自己的角色,角色的規定性使社會得以正常運行。所以你必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上下級就是上下級,如果摻雜太多的感情因素,事情就會變復雜,不僅不能促進工作的發展,還會使自身受到威脅。
公司不是慈善機構
主持人:我想崔姐的故事很多人都會印象深刻,也有不少人在創業或是打拼的時候曾經遇到這樣的問題,抱著想繼續發展友情的出發點,好心最后沒辦成好事。崔姐的嘆息給了我們怎樣的啟示?
張劍:崔姐兩次請好朋友來公司幫忙,其實都有同情的因素。人和人是一種緣分,但緣分不一定長久保留,有時,過去的美好成為一種回憶反而更好。只有兩人之間仍有共同語言,且能夠在一個水平和層次上進行交流,才符合繼續成為朋友的標準。
要知道,公司是一個競爭和工作的場所,不是慈善機構,辦公司就是要追求利益最大化。有一些公司規定親屬不能在同一公司上班,就是為了杜絕人與人之間產生千絲萬縷的關系,不利于企業的運營。
避免友情變成職場人際困境
主持人:中國有句老話叫作“舉賢不避親”,在工作中如果真的在崗位上躲不過友情和親情,應該怎么辦?
張劍:民營企業初創的時候,很多人重用的都是自己的朋友或親戚,認為這樣的關系有利于發展事業,但當這些人的事業做大后無一例外都步入正軌,按照規章制度辦事。
公司選人的時候需要進行勝任特征的分析,看他適不適合公司的發展要求,他的技能、知識、背景和價值觀是不是和公司相匹配。如果不符合勝任特征又是好朋友,請他來就是給公司找了一個大麻煩。
這種親密關系會制造很多障礙,不利于企業管理,因為管理中講的邏輯和人情邏輯在某種程度上互相沖突。管理上強調堅持原則,按規章辦事,保證經營能夠正常運行。而人際交往中友情和親情多是感情的需求,一個理性一個感性,當二者出現矛盾,當然要首先保證理性,才能保證正常運營。
在這個過程中,感情應該是一種潤滑劑,聰明的經理人擅長協調,可以將這種關系處理得游刃有余。不能好好處理的,則選擇不招親屬,有意識地避免這種關系。
崔姐在兩次招聘中都很不理性,所以造成了不良后果。
上級和下屬之間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
主持人:小季在好朋友被提升之后,發現她們之間再也沒有了以前的那種親密關系,面對上司的很多要求和支使,她產生反感,也覺得相互之間疏遠了,這種情況您怎么看?
張劍:一個好朋友當了上級之后要求你幫忙,主動和你親近,多數人應該很高興,因為自己有很多機會為上級服務,更何況以前都能幫忙,成了上級應該更樂意才對。我想還是小季自身存在問題,比如朋友升遷之后不服氣、嫉妒或自憐,表面上看著是她不舒服,實際上是自己對對方角色變化感到不平衡。
作為上級也要為對方著想,從人力資源的角度上講,上級和下屬之間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樣有助于權威的建立,因為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行為要求,如果一天到晚拉著下屬吃吃喝喝,對于自己的角色很不利。有一些公司,中層干部和員工吃飯的地方是分開的,中層干部在一塊打打鬧鬧開玩笑,下屬一進來就要正襟危坐,這就是有意識地維護自己的權威。
當下屬的人更要學會調整心態,你如果把自己看成是一個跟班兒的,你就是一個跟班兒,長期下去,別的同事也會這么看,而換另外一個角度,你接近和幫助領導,也可以擴大自己的影響,事情很可能就是另外一番樣子。
職場貼士:知彼者,智也;知己者,大智也
下一篇:職場心態:自信心與慣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職場健康話題:白領男士看看你的腰帶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