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家美資軟件公司駐青島分公司,Tina一直是經理Peter的秘書。由于在全國各家分公司里,青島分公司的業績一路遙遙領先,上海總公司決定提拔Peter擔任副總經理,并允許他帶走兩名優秀助手。Tina很想去上海工作,回想自己兩年來的盡職盡責,竊喜很有可能成為Peter物色的目標。
然而,Tina錯了??Peter敲定了另外兩名人選。她非常失落,想不通一向很贊賞自己做事能力的Peter,為什么不順勢提拔她為副總經理秘書。盡管疑云滿腹,她還是忍著不敢向Peter問清楚,仍舊默默做好分內的事,永遠一副職業笑臉。
餞行會上,Tina悄悄退出熱鬧的人群,獨自端著一杯紅酒,躲在角落里郁郁寡歡。看見眼尖的Peter向自己走來了,她慌忙扭頭擦了一下眼淚,然后逼出一個笑臉,不希望自己的壞情緒落入上司眼里。
看著Peter關切的眼神,Tina知道瞞不住了。
果然,Peter以美國人特有的直率開口了:“我想,我能體會到你的感受。Tina,你是個很優秀的秘書,對于這兩年的合作,我總體上還是很滿意的。謝謝你!這次不能帶你去上海,我也有點遺憾,不過,考慮到你的性格與副總經理秘書的職責不太符合,我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
昏昏沉沉地回到家,Tina躺在床上,靜靜品味著Peter剛才的話,開始回想起以前一些未加重視的事。
記得有一次,總公司發來傳真,說有一家客戶投訴新買的軟件發現漏洞,而這個軟件是青島分公司負責開發的。當時,Tina按照Peter的吩咐,打電話與客戶商量面談事宜。客戶當時正在氣頭上,不管Tina只是個無權的秘書,就氣急敗壞地指責分公司。Tina心想不能得罪客戶,就低聲下氣地頻頻道歉。放下電話,她才發現Peter臉色難看地站在身后,嚴厲地對她吼道:“現在事情還沒搞清楚,不知道究竟是誰的責任,你憑什么擅自跟客戶說‘Sorry’!”
Tina很委屈,本想辯解幾句,但一想自己確實疏忽了維護公司的形象,最終乖乖低著頭受訓。不過,她當時并沒想太多,只是暗暗責怪自己當秘書真倒霉,兩邊都吃力不討好。
但現在,Tina突然想通了這次落選的原因:要想成為一名高級秘書,除了具備普通秘書的基本素質外,還需要良好的溝通、協調、組織、管理甚至是決策能力,而正是逆來順受、害怕沖突的性格,限制了自己的職業發展。
其實,Tina不僅要注意這種性格對職業生涯的局限,還應意識到它對身體健康的破壞。Tina屬于“忍氣吞聲”的C型性格,哈佛大學對此有所解釋:喜歡克制煩惱、絕望和悲觀的情緒,容易生悶氣,促使身體的免疫力降低;害怕競爭,回避矛盾,企圖以姑息的方式達到虛假的心理平衡;表面上處處犧牲自己來為別人打算,實則有所不甘,內心怒氣沖天、痛苦掙扎;遇到困難當時并不出擊,事后卻做困獸猶斗等悲觀行為。由于負性情緒長期得不到宣泄,導致身體的代謝機能發生障礙,容易誘發各種癌癥,因而又稱為“癌癥性格”。
理性情緒療法的創立者Albert Ellis認為,情緒并非由事件本身誘發的,而是由人的思維、信念所引起,因此,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情緒負責。各種非理性的信念,如“我必須得到每個人的喜歡與贊揚”、“別人應該為我的不快樂負責”,會導致不適宜的、高情緒負荷的反應。
職場貼士:跳槽忠告:跳槽前,仔細想想現在公司讓你留戀的地方,如福利,人際關系等,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獨有的企業 文化,融入其中,須經歷一定的磨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