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心、嘔吐、無緣無故地緊張、長期陷入情緒低潮期,要么狂躁不安,要么無精打采,到醫院里檢查,結果卻是“身體一級棒”!這時候,你應該想想,自己是不是已陷入“心理亞健康狀態”了!
抑郁癥
“突然被老總提到顯要的位置,心理來不及做準備,我就一下子陷進迷途!”
鄭先生年近40,被調到公司另一個部門做負責人。離開舊部下以后,他一直覺得不舒服,總覺得新部下在自己背后指指點點。因為對環境不熟悉,鄭先生也無法在短期內適應自己的新工作,心情愈發煩躁,腦子里整天盤算怎么“逃班”。最后,他成了抑郁癥患者,每天窩在家里不肯出門,做什么事都沒有興趣。
濫用藥物癥
人已經躺在床上,心還留在辦公室里,想的是明天要聯系的客戶,開會發言的提綱。鬧鐘明明白白地顯示凌晨3點,如果再不去“會周公”,明天下午開會鐵定要打哈欠!無奈之下,翻出安眠藥,先吞一粒度過今晚。一次、兩次、三次,以后每晚都需要一粒安眠藥,否則就輾轉難眠!
知識焦慮癥
人們對信息的吸收成倍增長,而人腦的思維模式,還沒能調整到適應這樣的吸收速度。這時,大腦“收支”極度不平衡,腦子被迫吸收過量信息,就會表現出一系列的緊張和強迫反應。“知識焦慮癥”的癥狀,非常類似于焦慮癥--突發性地惡心、嘔吐、焦躁、神經衰弱、精神疲憊,發病間隔不一定,每次病發時間也不一定。
治療辦法很容易,多睡覺,少娛樂,每天只看兩種媒體的報道,接收的信息少一點,“知識焦慮癥”能不藥而愈。
神經性厭食癥
起先只想瘦2公斤,后來把目標改為5公斤。節食、輕瀉劑、超量運動,凡是用得上的方法,都要試試,力求短時間內練就一副模特般的“肋排骨”。當體重迅速降到正常指標的80%以下,之后偶爾放開吃一頓,會有莫名的罪惡感,因此加倍吃瀉藥時,警惕“神經性厭食癥”逼近!別小看它,當年著名歌星卡倫·卡彭特就因為它送了性命!
假期綜合癥
B先生想趁休假期間調整狀態,回來加倍努力工作。結果,長假歸來,人愈發犯懶了。明明案頭要處理的事情一大堆,他偏偏面對屏幕保護程序傻坐了8小時,半點沒有上班的興趣。犯起病來,還想沖進老板辦公室,遞一張辭呈,“從此赤條條來去無牽掛”,做個全職度假者!
B先生的“假期綜合征”,按醫生的說法是“找錯了輕松方式”!舒解壓力,上班一族有不同方法--有人喜歡打牌,有人喜歡旅游……無論使用哪種方法,目的都是“讓腦袋里繃緊的弦松動一下”。如果事情做過頭,“弦”一下子完全松脫,調整兩三個星期也不管用,就得到醫院治療了。這類人以后應盡量避免休長假!
職場貼士:Creation創造:在這個不斷進步的時代,我們不能沒有創造性的思維,一味地在傳統的理念里停滯不前,我們應該緊跟市場和現代社會發展的節奏,不斷在工作中注入新的想法和提出合乎邏輯的有創造性的建議。而創造,除了知識的積累,還需要與人和事物的接觸和觀察。我們要提高對待事物的深度與廣度,不要將自己限制在一個領域中,多去嘗試接觸不同的人和事,對自己的創新發展,相信會有極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