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洪 湖南省社科院社會學法學所副研究員
個人感覺工作壓力特別大,對工作缺乏沖勁和動力;刻意與和工作相關的人和事保持一定的距離,對工作不是很熱心和很投入,總是很被動地完成自己分內的工作等等。一句話,情緒衰竭、成就感低落,實質上就是工作倦怠。
在充滿市場競爭的時代,工作倦怠是世界范圍內的普遍現象。這種癥狀在國外職場人士的身上經常發生。如今,國內職場也開始有倦怠的跡象。這是值得警惕的一個信號。
當前,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期,原有的價值觀、成就觀、幸福觀等受到沖擊,而新的為人們廣泛認可的價值體系尚未完全確立,這反映到生活和工作中,就會出現倦怠情緒。
工作倦怠出現初期,對“個體”或者“組織”的影響最大。隨著個體工作倦怠程度的加劇,整個社會的工作與生活質量必將受到嚴重地影響。而工作與生活質量的下降,反過來又會影響組織的運轉效率與效果,進而導致組織所提供的產品與服務的品質下降。最終,可能會觸發一系列社會問題,包括道德水平的下降、危害社會行為的增加等。
職場貼士:沒有十全十美的職場,只有現階段能夠接受的崗位。權衡利弊,準備好作出適當妥協的心理空間,愉快地與它相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