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才市場供需雙方失衡的情況下,“試用期”也成為一些用工單位獲取廉價勞動力的途徑。一些用人單位為降低人力資本,大量招募短期員工,且不簽訂勞動合同,待三個月試用期滿,就以各種各樣的借口予以解雇。這樣一來,求職者總是辛辛苦苦給單位低薪干幾個月,然后被掃地出門。
而對求職者來說,求職的道路并不平坦,找工作過程中也是被選擇的時候多。如選擇的時候少,能被單位“試用”已經可以用“幸運”來形容,因此求職者都非常珍惜得來不易的試用期。
而“試用期”也成為很多求職者在求職路上經常所遭遇的一道陷阱。
他們在“試用”兩個月后被迫離開
張玲到杭州某家廣告策劃公司應聘做行政助理,面試出乎意料地順利。面試臨近結束的時候,經理對她說,由于公司出于擴建中,正缺人手,讓她當天再推薦幾個同學過來面試。
張玲回到學校把這個消息告訴了還沒有找到工作的同學,大家都覺得像是中了頭彩一般幸運。畢竟試用期是正式就業的一次最佳機會。
張玲帶著5個同學來到公司。經理很爽快,隨意問了大家一些問題后,接著說第二天就可以上班,先試用三個月,試用期間工資為800元一月,試用期結束后就簽協議。經理很誠懇地對她們說:“公司在杭州剛起步,你們是招進的第一批員工,等公司穩定下來后,你們都是公司的元老了?!北緛砹鶄€人都還有些顧慮,覺得工作來得太容易,聽到這句話后,也都放心了。
上班頭一天張玲就覺得有些異樣,除了他們新來的六個人外,連經理帶員工就4個人。經理解釋說總公司在寧波,杭州只是子公司,剛起步,所以人不多。公司當時正接手了一個廣告生意,張玲被派去負責文案策劃,而不是公司一開始給她定位的“行政助理”崗位。在公司里,六個人什么活都干,跑腿,打雜,做策劃,甚至去拉廣告。大家想,現在公司缺人手,分工也還沒那么明確。于是,盡管每天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可大家都盡心盡力地去干。
工作滿一個月了,可經理一點也沒有提起工資的事。張玲問起經理工資的事,經理讓大家等等,兩個月后一起發。大家覺得反正都干了一個月多了,干到兩個月再發工資也可以接受。
兩個月后,公司差不多穩定下來,經理又去人才市場上招進了一批人。這次經理很主動地把兩個月的工資單給打了出來。張玲一看,她們的工資全變成了300元。張玲和她同學一起去問經理這是怎么回事,經理說她們六個人全都是以實習名義來到單位的,也沒簽協議,實習生本來是沒工資的,但公司考慮到他們干得那么辛苦,所以才給每個人發300元的工資。
職場貼士:不要在桌子上放糖果。研究表明,如果零食在隨手可得的范圍內,那么吃零食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每天吃一把巧克力豆,到了年末體重可能會增加5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