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遭“暗語”忽悠不明職場“潛規則”
要想快速上位,你必須要不斷讓自己成長為一位通曉職場話語的高手。鉆研職場潛規則,提升你的生存智慧。然后你會發現,進階的機會就在你眼前。
“套中人”小李沒用腦子聽話
小李剛進公司做計劃部主管時,除了工資,就沒享受過另類待遇。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得 知行政主管小趙的手機費竟實報實銷,這讓她很不服氣。不行,她也要向老板爭??!于是她借匯報工作之機向老板提出申請,老板聽了很驚訝,說后勤人員不是都沒有通訊費嗎?“可是小趙就有呀!她的費用實報實銷,據說還不低呢?!崩习迓犃顺烈鞯溃骸笆菃??我了解一下再說?!?BR>
這一了解就是兩個月,按說上司不回復也就算了,見老板沒動靜,她不依不饒,又找到老板,老板聽后許久答道:這需要時間調查,是否真像你說的那樣,我也不能確定。之后,小李找到同事抱怨,卻被人家一語道破天機:“你知道小趙的手機費是怎么回事?那是老板小秘的電話,只不過借了趙平的名字,免得老板娘查問。
小李嚇出一身冷汗,暗暗自責不懂高低深淺!從此她再也不敢提手機費的事。
專家解套
職場暗語,不是罪
武漢錦繡人才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春燕
雖然多數人只將此當作調侃一笑而過,卻也會被一些欠缺職場經驗的新人當成“經典語錄”,認為可以幫其讀懂“暗語”。對此,多數職場人認為這些東西夸大成為人心險惡,在一定程度上有不良引導性。但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也不要小瞧這些暗語在實際工作中的作用。事實上,類似的暗語在公司的運營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在很多公司,領導交代下級做什么事情,有時候是不說原因的,這就要看看你的領悟能力了。這是一種潛規則,如果你不能明白其中真意,你的職業生涯就會出現很多問題。
當然,話又說回來,作為一名管理者當然應該選擇最為直接的溝通方式,但有時候受許多因素的制約,比如說一些新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較薄弱,領導者實話實說很可能就對員工的積極性造成很大影響。
暗語有時候是一種委婉。雖然可能使得新人莫名其妙,但對于避免尷尬和維護員工感情還是很有用的。
高手?新人?開口即知道身份
廖斐文管理工程博士,武漢資深管理顧問、培訓專家,曾被《中國經營報》評為2002年度十佳企業培訓師。
工作一定年限的員工,已熟知企業運作的一些潛規則,能聽懂職場的暗語并靈活地運用。但對于新人來說,可能就沒那么容易了。
作為新人,首先要對上級作一番摸底,對其領導風格作一番揣摩,只有了解老板才能在溝通中占據主動,了解不同的表達方式。與此同時,新人們可多向老員工們取經,提前打好預防針,以免今后用高昂的代價來換取。
另外,新人也要加強自己的職業素質,在和老板交流的同時,應該想到是否在對自己進行暗示,比如說老板說你“個人能力很突出”,這個時候你就要好好想想,作為新人,我的工作真的就其所說的那樣突出嗎?是否還有值得改進的地方呢?細加分析,就不難看出,自己也許應在團隊協作能力上更上一層樓。
自從踏入職場,你就要學會和老板進行不懈的“斗爭”。那位手握生殺大權的老板,就成為你生活的重心。
然而,就算你很用功,卻并不一定能換來老板的溫言嘉獎。有時候你會感到疑惑萬分:明明是按照通行的職場規則行事,卻為何總得不到好評?
職場新人,在和老板交流的同時,你是否能真正了解他的意思?他說的話,究竟是贊揚還是反諷?
這些“暗語”你能理解么?
具有極佳的口才。(能瞎扯)
我不確定這樣是不是能夠實行。(這根本行不通)
或許你可以去詢問一下別人的看法。(沒有誰會認同你)
這看起來好像很有意思。(這都是些什么東西)
你很善于釋放壓力。(上班時別太放松了)
善于社交。(能喝酒)
模范員工。(上班準時而已)
思維敏捷。(能迅速找到借口)
工作熱忱。(固執己見)
職場貼士:與朋友保持定期聯系,苦悶時、壓力大時找朋友小聚不失為一個減壓的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