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年終。不管是兢兢業業了一年,還是庸庸碌碌了一年的上班族,都渴望著能拿到一筆合理的甚至是令人驚喜的年終獎。“我這一年累得都快禿頂了,誰敢不發年終獎,我跟誰拼命。” Nec公司的劉桓一邊說一邊用手梳理著稀稀拉拉的凌亂頭發。“這快過年了,要是不拿點錢回家,不光老婆不答應,連丈母娘都會把我看扁了。多寒磣啊。”金遠見公司的張立偉笑嘻嘻地說。不管是心急火燎,還是心平氣和,不同的話語中都透露出了員工們對年終獎的渴望。
公司回報比付出少
員工渴望和看重年終獎,是否就代表年終獎真的能夠起到更大的激勵作用呢?在對一些公司的采訪中,不少企業的人力資源總監都談到:年終獎比起其他的激勵方式來說,似乎并沒有什么特殊效果。
一些企業想依靠年終獎來留住人才,但公司的這些獎金可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了。“這種留人的辦法顯然是錯誤的,現在的員工都相當理性了,很少有人會為了一點眼前的利益而改變自己的決定。不少員工甚至早就聯系好新的工作,就等著拿了年終獎就走人呢。”Tom公司的人力資源總監蘇英琦說到。同時,員工們的胃口會隨著公司發展而膨脹,胃口擴大后,員工又常常并不考慮他們的業績到底如何。于是員工們對年終獎的欲望導致了公司壓力加大。某國際著名公司中國區的總經理胡海林這樣說道:“不少公司在年終獎上付出的可能比收到的回報要小得多。而不少員工在考慮年終獎時比考慮自己的業績更有勁頭。”而中國人傳統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在年終獎的發放中也體現得淋漓盡致。
不發獎負作用明顯
既然年終獎對留人沒有太大的作用,對新的動力的提升沒有特殊的效果,同時對企業還會有不小的副作用,那不發行嗎?在這個問題上,不等員工們站出來反對,老板們首先就搖頭了。“年終獎還是要發的,即使它并沒有特別的作用。但體現了公司對員工一年來工作的尊重,對提升公司的整體形象和聲譽還是有不小幫助的。”中華英才公司總裁張杰賢這樣說。的確,事實也在證明著一些老板的明智和一些公司的失策:2003年12月,京城頗有名氣的沐澤電腦公司售后服務部40名骨干員工“集體蒸發”,究其原因,竟然都是“年終獎惹的禍”。
職場貼士:激烈的競爭,社會的摩擦,人性的弱點會讓我們感受殘酷。中國用幾年時間,走人家幾十年上百年走完的路,所以,結構治理,打破平衡,隨時洗牌,此乃尋常事。不要夸大個人遭遇的不幸,被“洗掉”往往可以促成你與機遇一見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