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新的病種
慢性疲勞綜合征是近十幾年提出的一個較新的綜合疾病綜合征,最初美國醫學專家認為,慢性疲勞綜合征是由慢性EB病毒感染造成的,后經大量研究發現并非完全由病毒感染造成。過去幾十年中,國外曾有多次小流行,在美國,有24%的成年人有持續兩周或以上的疲勞;他們其中的59%至64%無臨床上的原因。
慢性疲勞表現為嚴重的疲勞。最常見的其他癥狀是肌肉疼痛,主要以頸胸部肌肉為主,但全身其他肌肉群也可受累。其他癥狀包括抑郁,淋巴結有輕壓痛,咽喉痛,注意力不集中,多關節疼痛,神經性厭食等;胃腸癥狀,如上腹部飽滿感,腹瀉與便秘交替。醫生們認為,很多疾病均可引起疲勞、肌肉疼痛等癥狀,如隱性膿腫、風濕性疾病、內分泌疾病、惡性腫瘤、多發性硬化等,此外,還有一些臨床查不出客觀依據,卻一直被當作各種各樣的功能性疾病。近年研究表明,此類病人有諸多異常,如自身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以及某些物質缺乏,因而在臨床上該病日益受到重視。西方國家經大量研究表明本病還與必需脂肪酸缺乏、血中色氨酸改變、肉堿、B族維生素缺乏等各種因素有關。總之,目前本病確切病因仍不十分清楚。
為什么會患上慢性疲勞綜合征
國外調查顯示,人群中有疲勞癥狀的約占24%,其中癥狀持續6個月以上者約占2%-4%,符合慢性疲勞綜合征的約占0.2%左右。罹患此病癥與長期工作緊張、競爭壓力大、生活事件影響以及長時間處于疲勞狀態有關。中等以上收入人員及低收入者為好發人群,某些特殊群體如電腦軟件設計人員、醫務工作者、長期生活不規律的人易患慢性疲勞綜合征。就性別而言,中、青年女性患者居多。
何種情況需要到醫院就診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工作繁忙,生活緊張,學習負擔沉重等原因,一些人時常會感到十分疲勞。一般情況下,自感疲勞的病人幾天或一周后體力即可恢復。如疲勞超過一個月,可認為是持續疲勞,疲勞癥狀長于3個月,就應到醫院就診,持續半年以上的疲勞,并伴有肌肉疼痛、頭痛、低熱、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多關節疼痛,運動后疲勞感持續較長時間等癥狀,可能患有疲勞綜合征或原發性慢性疲勞,需盡早就醫。(蔣月榮)
職場貼士:作為一名著名的色彩顧問,蘇珊娜·凱吉爾生前曾為許多知名人士設計房間和個人服裝。為了應付她時間表上的各種事情,她依照一條從她祖母那里學來的原則:如果有什么工作要做,她立即就做。凱吉爾說,很多人把時間浪費在“準備開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