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每逢年底歲末,不少人都打起跳槽的主意,究其原因是人們對現有工作的諸多不滿意。據對京滬穗三地調查顯示—— “薪水不高”成跳槽主因
核心提示:
較高的薪水、光明的發展前景、良好的工作環境、和諧的人際關系,這些都有可能成為跳槽的原動力。最近,《北京青年報》和勺海調查公司聯合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職業收入高低”是促使人們跳槽和選擇新職業的首要原因;超過一半的被訪者發現跳槽后的新工作低于跳槽前的期望值;“擁有合理的競爭機制”和“德才兼備”的領導是員工對企業的最大希望。
【跳槽次數】
北京廣州高于上海
參加工作以來,跳過1到2次槽的被訪者占總體的46.5%,跳槽3到5次的占43.7%,少數被訪者(占總體的9.8%)跳槽超過6次以上,現代人多次變換工作已是大勢所趨。
相對而言,北京和廣州的被訪者頻繁跳槽的比例高于上海。京、滬、穗被訪者跳槽6次以上的比例分別為11.4%、3.9%和13.8%。
另外,31——35歲和36——40歲是跳槽頻繁的兩個年齡群體,跳槽6次以上的比例分別為18.7%和15.3%,高于其他被訪年齡群體的選擇比例。而20——25歲的被訪者由于參加工作時間不長,缺乏工作經驗,跳槽次數多在1至2次,比例為58.7%。
【跳槽原因】
“薪水不高”是最主要因素
調查顯示,原來的工作“薪水不高”是人們跳槽的最主要原因,提及率為52.5%;48.0%的被訪者是因為“個人能力得不到發揮”;32.2%的被訪者認為“原來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興趣或專業”;28.3%的人因為“難以得到晉升的機會”而放棄原來的工作;1/4的人“不喜歡領導/老板的為人”。其他的因素如“工作壓力太大”、“人際關系緊張”、“領導/老板對自己不夠重視”也是跳槽的原因。
超過六成的上海被訪者跳槽的原因是不滿意薪水,而北京被訪者因“個人能力得不到發揮”而放棄原來工作的比例高于上海和廣州被訪者。此外,北京被訪者因“不喜歡領導/老板的為人”、“領導/老板對自己不夠重視”、“難以得到晉升的機會”等原因而放棄原來工作的比例也要高于上海和廣州的被訪者。
調查結果傳達了這樣一個信息,北京的被訪者似乎“更有個性”,因為除了薪水這個選擇工作的硬條件,他們對工作環境的要求也要略高于其他兩個城市。
【工作要求】
高收入與和諧人際并重
那么,被訪者對新工作又寄予了什么樣的期望呢?從調查的結果來看,“職業所帶來的收入”、“良好的同事關系”和“職業所提供的福利”是被訪者在選擇新的工作單位或職業時最看重的三個因素。
這說明人們在選擇新工作時除了將較高的收入作為不變的標準,良好和諧的人際關系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在人情交往日趨冷淡的現代社會,人們需要感情的溝通和交流。而日常交往最為頻繁的同事之間,良好的人際氛圍不僅有利于工作的順利開展,也是處于工作重壓下的都市人對感性生活的美好愿望。
【跳槽結果】
六成人對新工作不滿意
調查結果顯示,新工作并不總盡如人意。
34.5%和5.5%的被訪者對目前的工作感到“比較滿意”或“非常滿意”,即只有四成的被訪者對目前的工作持肯定態度。32.4%的被訪者感到“一般”,而感到“不太滿意”和“很不滿意”的人分別占21.8%和5.9%。相對而言,北京被訪者對目前工作的滿意度高于上海和廣州的被訪者。
六成調查者對新工作的滿意度不高,“新工作所提供的薪水與自己的期望有較大的差距”仍是被訪者提及的最主要原因,提及率為64.7%。另一個提及率較高的原因是“新工作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有意思”,提及率為42.4%。
另外,“新工作的壓力太大”、“新單位人際關系復雜”、“新工作與自己的興趣不太符合”也是一些被訪者對目前工作感到不滿意的原因。
【理想月薪】
本科月薪5000以上
既然跳槽的起因和對跳槽結果的不滿均來自收入問題,那么人們理想的工資待遇是多少呢?
總體來看,大部分人的選擇集中在2000元至3000元之間。具有大學本科文化程度的被訪者月薪期望在5000元至8000元和8000元以上的比例分別為20.6%和16.0%;大專文化程度的被訪者對這兩檔月薪的期望值分別為10.9%和3.4%;高中/中專文化程度的被訪者對這兩檔高薪期望值的比例為4.1%和1.9%;初中文化被訪者的選擇率為0。
相對于我們現有的生活水平,盡管北京、上海和廣州在國內的經濟發展處于前列,但如此高的月薪期望值與現實水平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對實際月薪與期望月薪的調查結果也從側面證明了這一點:只有21.6%的被訪者認為實際月薪與期望月薪“比較相稱”,2.1%的被訪者認為“非常相稱”,即不到1/4的人認為期望與現實基本相符。另外3/4的被訪者均對實際月薪不同程度地感到不滿意。
既然是“期望月薪”,就必然存在著某種個人的主觀因素,反映的是被訪者一定的追求和向往。問題是如果個人期望與現實情況差距過大,就必然會造成人們對現實工作的不滿,進而頻頻產生跳槽的欲望。
【跳槽趨勢】
近2/3被訪者會繼續跳槽
近2/3的被訪者表示--如果有可能,還會繼續跳槽。北京和上海的被訪者非常一致,兩個城市表示還會跳槽的被訪者比例都是70.1%,而廣州被訪者這一選擇的比例為57.1%。另一方面,16.9%的北京被訪者明確表示“不會”再跳槽,高于上海、廣州被訪者。
在年齡組對比中,41歲至45歲的被訪者中有18.0%的人明確表示“不會”再跳槽。而在20歲至25歲年齡群體中,對該項的選擇比例為9.3%。在激烈的勞動力就業市場上,年齡將會“貶值”,如目前普遍存在于招聘廣告中的“35歲現象”就是實例。因此,當到達一定的年齡后,跳槽的可能性會相對減少。
【目標企業】
良好機制人盡其才
什么樣的企業最能夠留住人才呢?從調查反映的情況來看,20.5%的被訪者認為最能留住人才的企業,應該是“有一套合理的競爭機制,能夠人盡其才”;19.3%的被訪者認為“將員工置于最適合的崗位,以發揮他們的才能”的企業最能留住人才;16.9%的被訪者選擇了“給員工較高的薪水”;16.3%的被訪者認為“制定合理的薪金制度,多勞多得,少勞少得”很重要;選擇“給員工高福利”和“能夠為員工提供各種培訓和學習的機會”的被訪者為15.6%和11.4%。
看來,盡管人們對企業提供的薪水很看重,但這并不是吸引人才惟一的靈丹妙藥。擁有一套良好的競爭機制,讓每個人在崗位上都能各盡其才并且有所發展,這才是員工最為看重的條件。況且一個企業也許現在看來名不見經傳,但只要具有良好的運營體制,明朗的企業和個人發展前景則是不言而喻的。
【領導形象】
員工期望領導“德才兼備”
每個員工都希望自己的企業是一個優秀的企業,企業的領導也是一位有能力的領導。那么,員工心目中優秀的領導是什么樣的呢?
調查顯示,18.0%的被訪者心目中優秀的領導是“管理能力強,具有很強的凝聚力”;15.9%的人認為優秀的領導應該“為人正直、坦蕩,待人寬厚”;15.6%的人認為“能為職工謀取更多的福利,不斷提高員工收入”的領導是優秀領導的形象;14.5%的人選擇“平等對待下屬員工,處理糾紛一碗水端平”的領導;13.3%的人認為領導應該具有“高瞻遠矚,對事物具有準確的判斷力”的能力;13.2%的人認為能夠“不斷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的領導才是優秀的領導;9.4%的人認為“業務能力強,工作中以身作則”的領導是優秀的標準。
可以看出,“德才兼備”是員工心目中優秀領導的形象。過硬的業務水平、正直的人品、良好的人際協調能力……現代企業要求員工要具備綜合素質,而員工也希望企業的領導者擁有較高的情商和智商,真正具有掌控大局的能力。
【總結語】
在跳槽中提高自己
俗話說得好,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不管是出于對高薪的期望,還是想換個活法,對于那些跳槽者來說,優秀的人才流向更有發展前途的企業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但是,工作成就的取得、薪水的增加都要靠腳踏實地的打拼和經驗的長久積累。跳槽本身并不難,難的是在跳槽中如何使自己得到發展、得到提高。每換一次新的工作,都能讓自己更接近心中成功的目標,這才是真正有意義的跳槽。從這個意義上說,您真的做好了跳槽的準備嗎? (《北京青年報》供稿)
職場貼士:金融家J·B·富卡通過電話集中做生意,發了大財。他最重要的策略是在打電話之前把要說的話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