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拉關系找工作是一個太常見的或者不能稱之為問題的問題。從沒有討論它,是因為關于它的爭論沒有結(jié)果,理不清,剪還亂。也曾經(jīng)輕狂地將它放大到置疑社會的公平或者企圖怒斥文明的假象,現(xiàn)在想想?yún)s是青澀魯莽的寫照。我還是會抗拒爸爸媽媽試圖幫我通關系的努力,但是只是選擇自己的行為方式,不再擴展成對于社會的白眼和抗議。那天跟Winnie等一干朋友聚會,發(fā)現(xiàn)她們對于“關系”的態(tài)度也有了跟我一樣的轉(zhuǎn)變。
Winnie已經(jīng)慢慢地在電視臺站穩(wěn)了腳跟。在這樣一個一直被認為是最濃重地充斥著 “關系”的味道的地方,Winnie的留下卻是因為她日以繼夜地工作,是因為她掌握了其他實習生掌握不了的技術。聽她講述旁邊實習生背后錯綜復雜的關系,沒有任何的戾氣,只是語調(diào)里充滿著疲勞,那是因為她總是完成幾個人的工作量。而一年前,我們都還是憤世嫉俗地標榜才華與公平競爭的孩子。“有關系沒有什么稀奇的,你不使用關系,別人也會用。有關系的人之間的角逐就要看他們誰的關系更硬了”。
我常常在想,當我們被放逐出象牙塔,當我們慢慢承認“關系”在競爭中的作用,先是憤怒,然后是平視,最后是努力去尋找或者變成鉆營自己的關系,這究竟是人生的成熟還是墮落。無法判斷,因為進入營造關系的世界,很多內(nèi)心的準則可能都面臨顛覆,也許人會馬上學會虛偽與掩飾、逢迎與客套。同時,打造“關系”又不是個貶義詞,它會立竿見影地標幟一個人的社交、溝通、組織及各種能力,而且“關系”可能是才干與出色為對方留下美好印象而隨之而來的產(chǎn)物。
有人說得好,“關系不只是靠家族世襲而來的,它同樣可以通過自己創(chuàng)造。對于大多數(shù)接受社會現(xiàn)實的人來說,能不能建立自己的關系網(wǎng)也是一個可以評判他們才能的標準。”
況且,讓我們用貶義的態(tài)度所指的關系也不是處處存在、處處有用。“在求職中,關系是一個評分項,它有它的比例,但絕不是全部。沒有關系的人不要把自己的失敗完全歸于沒有關系,更不要提前沮喪,要看到那么多的人憑自己的實力成為競爭的強者。有關系的人,進了面試可能已經(jīng)是公司賣了你的關系一個面子,沒有才能,在很多地方,你的前行還是要亮紅燈的”。
或許當我們平心靜氣地談論“關系”在求職中的作用,當我們平和地面對自己和他人的關系,當我們同樣不因為自己缺失“關系”的晉升環(huán)而憤怒和嫉妒別人的時候,我們擁有了相對成熟的視角來面對這個社會。
我一直記得我高中的語文老師送給我的一句話:“在我們堅守我們自己的內(nèi)心準則的時候,我們或許會在現(xiàn)實中受傷,那么我希望你化為水,因為它是柔軟流動的。成熟就是對于人性的洞見和寬容。”是的,我們因為了解社會而不再莽撞,但是我們依然有選擇的權利。無論是捍衛(wèi)純真還是選擇順勢,只要是一條可以讓自己快樂的路,而且要真心快樂。當我們選擇了,就不要再迷失于另一條路的風景了。也許不快樂只是因為選擇的時候太過虛榮,只是因為總是貪求和渴望利益,只是因為習慣拿別人的標尺丈量自己的生活。
職場貼士:有些人在工作中喜歡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自以為是地把自己放得很高,其實結(jié)果剛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