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中國媽媽幸福指數調查報告發布
“中國母嬰風向標——中國媽媽幸福指數”系列調查報告于日前發布。據《新聞晚報》消息,該調查從今年5月至7月,對全國兩萬多名網友媽媽進行生存狀態與生活方式調查。結果發現,孩子受教育情況、工作壓力、丈夫支持成影響媽媽幸福感主要因素。
記者黃瑤
中國媽媽什么時候最幸福?在這次調查中,三個月共收集到21322個有效媽媽樣本,從全國各地媽媽們的反饋看來,新媽媽的幸福指數線呈波浪式。調查顯示,在32歲之前,媽媽生育年齡越大,幸福感越高。而在33歲以后生育的,幸福感震蕩較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媽媽們在最佳生育年齡期,越晚育的媽媽往往在職場上的成就越高,給養育孩子打好了經濟基礎,媽媽自身也更加成熟,對養育孩子焦慮度較小。媽媽們的幸福指數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比如不同地域、教育水平、社交狀況、生活環境等,但孩子受到的教育、媽媽受到的壓力、丈夫和親人的幫助等成為最關鍵的影響因素。
三成職場新媽媽認為活得很累
此次調查還專門訪問了2700名職場媽媽,內容涉及她們對生活的滿意度,對回家做全職媽媽的選擇,以及對重返職場的看法與擔憂等,結果顯示,工作壓力和經濟壓力,成為影響職場媽媽幸福感的兩大重要因素。談到自己對目前生活的看法,有兩成職場媽媽覺得生活過于平淡,兩成職場媽媽則相當不滿,只有15%的職場媽媽感到非常幸福。值得關注的是,超過一半的受訪職場媽媽都曾經想過為了寶寶辭職,而最終并未付諸行動的原因主要來自經濟壓力。由于生活成本提高,32%的新媽媽即使在重返職場后,仍然感到薪酬無法滿足需求。34%的職場媽媽們發現自己經常無法集中精神,還有31%的職場媽媽表示自己“活得很累”。
令職場媽媽們不放心的第二個問題是孩子交給老人帶,不少媽媽表示這是“無奈之舉”,其實自己對老人帶孩子不滿意。
彈性工作制和延長產假提升幸福感
那么,有什么辦法可以提升媽媽們的幸福指數?職場媽媽們給出的答案各種各樣,其中,希望單位給媽媽們“彈性工作制”和“延長產假”并列排名第一。希望“適當減少工作量”緊隨其后。一位媽媽在接受采訪時說:“產假回來,感覺自己并沒有受到特殊待遇,所有的工作量和其他同事一樣,這讓我一下子無法適應。但又不可能說自己干不了,干不了就換人,這對新媽媽來說很殘酷。”其實,職場新媽媽們也在努力地讓自己重返職場,在重新適應職場的“秘密武器”方面,媽媽們給出了各種嘗試,比如花更多的時間和同事在一起,多做家庭功課提升業務能力,通過運動、唱歌來調整心情,但媽媽們普遍反對加班,因為這會占用她們和寶寶的相處時間。職場貼士:《精粹》雜志的主編蘇珊·泰勒起草了大約40種復信格式,從退稿到答復捐贈請求,樣樣俱備。這些信都儲存在電腦中,可以隨時調出、復制,只要改動幾個關鍵的字詞就成了一份專門寫給某人的信件了。之后,泰勒常常會在信的結尾處加上一句親筆寫的問候語,以示親切。
下一篇:別把經歷變成裹腳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已婚未育女自嘲成求職困難戶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