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元宵節,大量求職者進入上海,掀起了一輪求職熱潮。一些違法職介機構和“黑職介”也乘機活躍起來。
12日,上海市勞動保障監察部門發出了今年第一號維權警示:希望廣大求職者特別是進城打工的外來從業人員在求職過程中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上當受騙。
“黑中介”蒙人手段多
·多薦少錄用工單位明明只招幾名或十幾名員工,違法職介機構卻推薦幾十名甚至上百名求職者前去面試,即使用工單位很近也要求求職者支付10元/人的車費乘坐這些機構提供的車輛前往。一來一回,車費就被他們收入囊中。
·面試淘汰違法職介機構先向求職者收取320元的費用,其中20元為報名費300元為中介費,然后與求職者約定,推薦求職者到單位面試,如果因為求職者自身原因無法錄用的話,只退中介費不退報名費,這樣報名費順理成章到了違法職介機構的手里。
·虛假承諾在介紹時,違法職介機構聲稱單位招聘的是比較好的工作崗位,如文員、銷售人員等,但當求職者真正被錄用后,才發現單位所安排的根本不是違法職介機構所說的崗位,工資或待遇也與所承諾的不同。
·會員經營還有一些違法職介機構采取會員制的經營方式,一次性收取會費幾百元,授予會員資格。然后在一段時間內給予免費的職業介紹服務,如果求職者到推薦單位面試不成功或非本人原因被辭退,在雙方約定的“服務期”內違法職介機構免費繼續推薦。但當求職者真正成為會員后,他們會發現這些機構推薦的單位工作待遇和工作環境極差,根本無法忍受,只能主動辭職。
·假冒他人名義勞動保障監察部門還發現有一些無證無照的“黑職介”假冒其他公司名義從事違法職介活動。例如去年3月勞動保障監察部門查處的一家“黑職介”就打著“上海**勞務有限公司”的旗號從事違法職介活動,但真正的上海**勞務有限公司注冊于虹口區,在其他區縣并沒有設立任何分支機構,與閔行區的“黑職介”沒有一點關系。
職場貼士:內心的性別或種族偏見。你或許以為面試官與你志同道合因而大書特書,其實這樣不啻是自掘墳墓,職場里不容許性別和種族歧視存在。
下一篇:企業急需人才展望 狗年職業旺旺旺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職場醫生”把脈青年求職問題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