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就業再就業困難,其中的原因可能很多,但不可忽視的是,一些待業失業者由于自身原因,在就業航程中遭遇三大‘暗礁’:挑肥揀瘦、技能單一、適應性差。”
全國政協委員、天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天樂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不少人找工作時,總想著托熟人、靠關系,找個輕松或掙錢多的工作,除了公務員、事業單位、電力、電信等行業,寧可待在家里,也不肯去民營企業或合資企業,也不主動去自主創業。“這種傳統落后的擇業觀念,該改一改了。”
“一些特困失業職工,由于技能單一、文化素質不高,屢屢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企業適應市場變化及時調整產業、產品結構,有些職工不適應這種變化和要求而失去了工作崗位。再加上今年我國16歲以上人口增長將達到一個高峰值,所以就業壓力比較大。要多想辦法,廣開就業再就業門路。”
高天樂委員開出“幾味藥方”——
提倡靈活就業。譬如實行全日制、季節制、短期、臨時、輪換以及彈性工作制等,這樣做既可滿足社會上不同的用工需求,也有利于挖掘潛在的就業崗位,還可引導人們轉變就業觀念。
出臺政策鼓勵自謀職業、自主創業。每年新畢業大學生,不應成為就業再就業的負擔。政府可協調并提供小額創業擔保貸款,鼓勵他們自謀職業。對于在城鎮社區從事修理、便民理發、小百貨、早夜市、家政服務等便民利民服務的專業人員,應出臺優惠政策區別對待。
推動各級勞動培訓。一方面對在崗人員進行多層次的職業培訓和技術教育,另一方面廣泛動員各方力量,積極創辦職業培訓機構,對在崗或失業人員進行新知識、新技能培訓,為進一步就業創造條件。
“此外,扶持民營經濟發展,也可使之成為解決就業再就業難題的主力軍。”
高天樂委員說,目前全國個體、私營企業就業人員已達到8000多萬人,從1992年以來,個體私營企業平均每年新增就業崗位600多萬個。事實證明,民營經濟在解決就業再就業問題上的確可以大有作為。地方政府應進一步研究落實扶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放寬投資領域,拓寬投資渠道,創造有利于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寬松環境。
職場貼士:其實文憑不過是一張火車票,清華的軟臥,本科的硬臥,專科的硬座,民辦的站票,成教的在廁所擠著。火車到站,都下車找工作,才發現老板并不太關心你是怎么來的,只關心你會干什么
下一篇:攻略:如何給自己謀一份50萬的年薪?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議政錄委員:用帶薪休假取代黃金周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