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剛是個職業經理人,從一家合資食品企業的區域經理位子上跳槽到一家民營食品企業任營銷總監,直接向公司老板匯報工作,主要負責渠道的拓展。劉剛對自己的工作很滿意,雄心勃勃,一定要完成來的時候在老板面前的承諾----利用1年時間使現有的回款翻一翻。
老板花年薪100萬雇劉剛就是看上了他的背景和渠道拓展經驗,劉剛不負眾望,也實現了自己的承諾,利用10個月時間就完成了自己一年的目標。接下來的事情就不好了,老板不斷削減劉剛的權利和終端費用,經常直接指揮劉剛的下屬,并且安排的自己很多親信(部分是自己的直接親屬)直接管理重點地區的銷售回款。有一天,公司召開經營分析會,老板大贊劉剛的工作成績,因表現突出,要給劉剛晉升職位,所有人都猜測是公司的營銷副總,可老板宣布任命劉剛為公司顧問委員會主任,不用坐班,工作任務就是給各大區進行培訓和工作指導。明白人都知道這是明升暗降,老板看來要“血洗臺兒莊”了。劉剛經過半年多的苦苦堅持,看著自己一手創造的成績被別人得利,心里很不是滋味,默默選擇了離開。可是老板是最大的“贏家”,用了300萬左右就取得了銷售渠道,這些錢就是打廣告就得不到現在的利潤,老板心力竊喜,但真正的輸家就是老板,得人心者得天下,老板得到的是暫時的金錢,失去的是永遠的財富。
劉剛不知道自己到底怎么了,心情十分低落,就花20多萬去清華大學讀EMBA教育,在學習過程中認識了中原一個省做家具的企業老板,經過多次交往,他深的家具老板的賞識,感覺相見恨晚,毅然受邀加盟新的東家,并出任某某家具集團的總裁,在經過一系列的流程再造、制度更新等措施下,企業舊貌換新顏,在北方家具行業首屈一指,悲慘的命運還是又一次來臨了,老板用100萬換他的自動離職,原因就不言而語了。
這次劉剛徹底想明白了,所有的資本家都是“骯臟”的,天下的老板大部分都是一樣。劉剛選擇的創業,在京成立了一家營銷策劃公司,經過兩年的奮斗,成績斐然。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只要付出努力,終有成績。但劉剛清楚的知道自己當年做經理人的處境,所有當公司壯大的過程中,進行了改革,實行合伙制度,創業有功者都成了公司的合伙人。他發誓,自己決不做“殺驢”的“劊子手”,今天他做到了,因為自己的“大格局、大境界、大眼界”,使自己的公司成為中國有名的管理咨詢公司,放權給其他人,而自己心情愉悅的喝茶大球,并和在京企業家共同學習大師的國學修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無我人生,萬物無生!
職場貼士:形象和素質不是外在和內在的兩面,審美能力、舉止體態、掌握進退,無時無刻不外化著人的內心和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