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企業管理現狀的不滿是溝通的黃金時機。優秀的管理者,就是要從員工的不滿中學會管理的“金科玉律”。
讓員工將不滿說出來
員工在離職的時候才能吐露真言只能說明這個企業的管理有問題,企業應建立一種輕松的氛圍,讓員工敢于把自己的意見說出來。
再能干的管理者,也要借助他人的智慧。在某一方面,說不定下屬比上司更有經驗,而這時如果對他們的建議不加以重視,不僅會造成管理者決策失誤,還會挫傷下屬的積極性。因此,管理者與下屬之間要建立一種誠信關系,并由這種關系促使下屬帶著責任感去工作,而不是消極地服從。國際知名企業的領導人,大多也是從諫如流的管理者,世界首富、微軟公司主席和首席軟件設計師比爾·蓋茨鼓勵員工暢所欲言,對公司的發展、存在的問題,甚至上司的缺點,毫無保留地提出批評、建議或提案。他說:“如果人人都能提出建議,就說明人人都在關心公司,公司才會有前途。”人稱“經營之神”的松下電器公司前總經理松下幸之助有句口頭禪:“讓員工把不滿講出來。”他的這一做法,使管理工作多了快樂,少了煩惱;人際關系多了和諧,少了矛盾;上下級之間多了溝通,少了隔閡;公司與員工之間多了理解,少了對抗……
從抱怨聲中完善管理
員工產生抱怨的內容主要有四類:第一是薪酬。第二是工作環境。第三是同事關系。那么作為領導和管理人員該如何對待并及時處理員工的抱怨呢?首先要樂于接受抱怨。抱怨無非是一種發泄,抱怨需要聽眾,而這些聽眾往往又是抱怨者最信任的那部分人,只要他在你面前盡情發泄抱怨,你的工作就已經完成了一半,因為你已經成功地獲得了他的信任。其次,要盡量了解抱怨的起因。第三,要注意平等溝通。事實上80%的抱怨是針對小事,或者針對不合理不公平,它來自員工的習慣或敏感。對于這種抱怨可以通過與抱怨者平等溝通來解決,先使其平靜下來以阻止住抱怨情緒的擴散,然后再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問題。最后,處理要果斷。一般來說,80%的抱怨是因為管理混亂造成的,而由于員工個人失職而產生的抱怨只占20%。所以規范工作流程、明確崗位職責、完善規章制度等是處理抱怨的重要措施;在規范管理制度時應采取民主、公正、公開的原則,讓員工參加討論,共同制定各項管理規范,這樣才能保證管理的公正性和深入人心。
倡導良性沖突
管理者要在企業中大力倡導良性沖突,引入良性沖突機制,對那些敢于向現狀挑戰、倡議新觀念、提出不同看法和進行獨創思考的個體給予大力獎勵,如晉升、加薪或采用其他手段。良性沖突在ge公司新建立的價值觀中相當受重視,該公司經常安排員工與公司高層領導進行對話,韋爾奇本人也經常參加這樣的面對面溝通,與員工進行辯論。通過真誠的溝通直接誘發與員工的良性沖突,從而為改進企業的管理作出決策。在運用溝通激發沖突時要特別注意運用非正式溝通來激發良性沖突。盛田昭夫就是在與員工的非正式溝通中激發良性沖突的,如在一次與中下級主管共進晚餐時發現一位小伙子心神不寧,于是鼓勵他說出心中的話來,幾杯酒下肚后,小伙子訴說了公司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盛田昭夫聽后馬上在企業內部進行了相應的改革,使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步入良性軌道。
職場貼士:注重細節禮貌:如果出差住的是雙人間,盡量邀請上司先洗漱,若上司謙虛推讓,自己用完衛生間后一定要打掃好衛生。如果是單間,在休息時最好跟上司打個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