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規避你的憤怒,盡量避免憤怒,你可能會體驗到受傷感,并感覺自己像一個無能的順從者。你這樣做其實規避了信心,你會覺得自己對某些情境無能為力。你覺得自己受傷害,是因為你很脆弱,你可能意識不到,別人的態度可能是導致你受傷的原因,每當生氣的時候,便感到自己變得可怕,不討人喜歡,不像個體面的人,感覺生氣使自己變得令人恐懼。事實上,你的內部折磨者告訴你:你是一個可怕的、忘恩負義、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不知如何駕馭自己的憤怒,長期將自己的憤怒鎖起來,如果你很自信,無需表達自己
的憤怒,這是非常好的。但如果你需要表達自己的憤怒,并為自己的退縮而感到自卑、軟弱,這說明你需要改變你的行為習慣。與他人發生沖突,但沒有說出自己想說的話,之后我們為沒有更好地自我防衛而感到惱火。我們感到他人占了上風。之后我們會想到說詞,然后開始為自己的失敗而生悶氣,給他人臉色看,不說話,封閉自己,不表達自己的沮喪,以沉默來影響他人。
事實上,與生活中其他需要學習的東西一樣,我們應付的困難越多,就會變得越好。自信地表達想法,大聲說出來,不要生悶氣,更不要在心里反復想那些應當說卻沒有說的,攻擊對方的話。
職場貼士:車到山前必有路,不要太過于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