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快樂狀之一 何時我會有所改變
主人公: 李錦
年齡: 25歲
職業: 幼兒園教師
不快樂理由:對自身的發展前途缺乏信心
情緒狀態: 厭倦
從中師畢業,一直在做同一份工作——幼兒教師。每日與小朋友打交道,當過小小班、小班、中班和大班的班主任,卻要身兼大人與孩子的雙重角色。因為面對小朋友,當你用成人的話與他們溝通失敗后,必須模仿他們的語氣和非常不邏輯的用語,告訴他們做這個做那個,應該這樣應該那樣。轉眼,我已經25歲了,過了五年這樣的生活。有一天照鏡子,看到皺紋悄悄地掛在眼角,而嘴唇習慣性地癟成小孩子們說話的樣子,胃部一陣痙攣,剎那,我意識到厭倦或者厭煩早就一日又一日地沉積在我心里。
作為一個幼兒園老師,我很敬業;但作為一個女孩子,我缺少生活的空間。從幼兒園到宿舍,從宿舍到幼兒園,星期一到星期五,就這樣呆板地過著日子。星期六和星期天,我幾乎都待在宿舍里看電視或者網上沖浪與網上購物。不是我生性孤僻,實在是時間在流逝,而能與我相處的人都很忙碌:同在一個城市的師范的同學幾乎都正在熱戀之中,紛紛談婚論嫁;同事們幾乎都比我大一輪以上的歲數,相夫教子,柴米油鹽。其他的人呢?就是那兩個若即若離而都分手了的男朋友——當然不能再與之分享個人時光,除此之外,似乎我能交往的人就少得可憐。有時懷疑,自己是一個沒有魅力的人,為什么朋友這么少呢?倏忽,又反過來安慰自己,不是自己比別人差,而是沒有更大社會圈子讓我認識更多的人。
猶豫了很久,還是去報了那個以前被我唾棄的自學考試。一方面,我的工資雖然勉強夠用,卻還是經常遭到衣著時髦同事的冷眼(那種時髦不由自主地像一道冷光落在我眼中),另一方面,雖然我的工作得到領導的肯定,但他總是因為我的學歷低,而將各種學習進修的機會給其他學歷高而業務肯定不如我的同事。另外,我隱隱地感到:我渴望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忘卻更多的煩躁而專心致志地投入某種安靜的狀態中去。
事實上,學習是無法令人忘卻交友的渴望的。我很后悔,我為什么不去報電大?這樣,在偌大的教室里,又有機會在課間認識一些有相同趣味的人。
第一次我報考了四門,只通過了兩門,讓我感到沮喪。回來的路上,我沒有坐公車,走走停停,麻木地走到了宿舍。路燈幽暗,肚子咕咕地抗議。總算腳跨入宿舍,準備完全拋開失敗好好珍惜一個人的日子的時候,突然停電了,摸索著找出一枝蠟燭,又找出方便面放到鍋里,卻怎么也打不著火,猛然記起三天前就應該去灌氣。而現在,一看手表,10點了。在一個停電的晚上叫一個灌氣工人上門灌氣總歸不太安全,何況,我根本不能確定他們現在上不上班。繼續找填得飽肚子的東西,扒拉了半天,總算看到一小包餅干。剛要吃,電來了。光亮給我帶來一些欣喜,卻讓我看見這一小包餅干已經發霉。我氣得把它狠狠扔到垃圾筒里,無法抑制地坐到電話機旁,要讓滿腔愁苦宣泄出來。
手到話筒邊又停住了,打給誰呢?朋友還是同事?有誰會愿意在此時聽我的牢騷?難道要打給父母嗎?在晚上10點打給他們,他們準以為出了什么大事呢?唉,我無奈地離開電話,上床睡覺。躺著,關了燈,黑暗中似乎有一只怪獸低低伏著靠近我。如此孤獨,如此清冷的怪獸。這個怪獸應該到熱鬧的地方去,去跟有朋友的人親近,但它似乎跟我說:我沒有時間去湊熱鬧,我要工作,要工作,要學習,要學習。我說,你怎么跟我一樣呢?細想也是,應該有很多專門為年輕人提供的派對可以參加,但我沒有工夫啊。我要工作我要學習。活著,怎么這么累呢?
職場貼士: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工作范圍和職掌:清楚到所負責工作的具體細節。這樣你才能評估自己是否勝任;同時在你工作滿負荷的時候,可以讓老板知道你已經不能再兼做其他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