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種人是既敬業又有方法的人。這種人是一個單位里最優秀的人。日本松下就要求每個員工記住的話:假如你有智慧,請你貢獻智慧;假如你沒有智慧,請你貢獻努力;假如你兩者都不貢獻,請你離開公司。”
“最優秀的人總是最強調找方法的人。他們遇到問題的時候都有一個理念,相信凡事都會有方法去解決,而且可以找到更好的方法。”
吳甘霖提出了市場經濟下的“新敬業精神”:“老黃牛”要插上“翅膀”,人們現在要“雙效”,左邊是效率,右邊是效益。
談到職場的智慧時,吳甘霖又把員工分為五個層次:
第一層次的員工是領導沒安排任務,他主動找事做的員工。這叫自動自發的員工。
第二層次的員工是領導安排任務給他去做,執行得非常非常好的員工。就是執行力非常強的員工。
第三層次的員工是領導推他走兩步,他走一步的員工。這叫打折扣的員工。
第四層次的員工是混日子的員工,叫“老油條”。
第五層次的員工是整天抱怨而不做事的員工,被稱為“爛蘋果員工”。
吳甘霖說,一個單位有相當多的員工是第三層次和第四層次的員工。比較好的是第一、第二層次的員工。第一層次的員工最受歡迎。對于第五層次的員工,只有兩種辦法,一是迅速把爛的那部分削掉,二是如削不掉,就只能把他扔掉。絕對不能把一個爛蘋果丟棄在一筐蘋果里不管,那樣整個筐子里的蘋果都會被它“感染”而爛掉。
職場貼士:在很多場合下,你所表現出的外在形象要遠比你真正的本事來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