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11日電 據北京娛樂信報報道,西門子中國通信集團這次突然裁員讓很多員工措手不及,員工們在抗議的同時,仍然不得不面對事實的發生。通常來講,多數企業在裁員動作實施之前,不會過早地通知員工,以免造成員工的不穩定情緒。不過,人力資源專家們認為,任何企業裁員之前,多少會有一些征兆出現,員工要懂得從公司的一些細微變化、調整中發現一些端倪,以免被裁得措手不及。??
時刻警惕?提前發現公司要裁員
著名人力資源專家李宏飛表示,首先,公司員工要關注公司市場業績報告。例如,如果發現某個產品市場銷售連續呈現下滑趨勢,那么公司未來很可能要減少對該產品的投入,甚至停產。產品沒有了,相關人員自然也要被裁掉。
其次,關注高層人事變動信息。高層的任職或免職是與他的業績直接相關的。如果某個部門的業績不佳,而高層又被炒,很可能是大規模裁員的前奏。
??第三,關注公司的培訓。前幾年傳說IT公司裁員前都要發《誰動了我的奶酪?》這本書給員工。現在各大公司在公司決策層決定后,裁員的具體任務就落到人事部門了。人力資源部在公司裁員前一般會組織員工參加培訓,請專家講一些如何調整心態、適應變化的課程。
公司裁員大多有一定程序,不過,不同公司裁員政策不同。前程無憂人力資源顧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比較注重市場形象的公司,通常在裁員時給的經濟補償要略高一些。如果企業是因為壓縮成本而裁員,可能首先裁掉工作年限少的員工,這樣補償金給得可能比較少一些。而那些IT企業或者其他比較注重“商業秘密”的企業,可能采取“一小時走人”的裁員策略,不大近人情。??
輕松應對?避免和老東家反目成仇
北京某管理咨詢公司總經理馬思宇談道,因為企業發展方向的改變,或者總部上層管理人員改組、產品調整、部門縮減等一些操作而出現裁員情況,被裁員工不要反應過度,而應該調整心態,以平常心對待變化,并且配合公司順利交接工作,妥善地處理問題。員工要有對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在某一個行業圈子里,可能換了一家公司之后還要在業務上和原來的公司、同事打交道,這也是職業化理念的一部分,很多場合都有合作的機會,所以為了將來的發展,一定要盡量避免反目成仇的情況發生。
長期防范?爭取成為企業的核心職員
中國人事科學院人事與人才研究所研究員甄源泰認為,企業無論什么情況下裁員,首先都會考慮保護核心員工的切身利益。因此,要保證有一個相對穩定的工作,對于個人求職者來說,就要通過提高職業水平等方式,盡可能提升自己在用人單位中的地位。盡管這種核心職位在一個單位只占到20%,但不應因為難就輕易放棄努力。
人力資源專家認為,即使是因為企業的某項業務被全部出售而造成的大規模裁員,通常來講,核心業務員工得到的補償會多一些,他們也不用為找新工作發愁。
職場貼士:任何時候都要學會準時,更要學會提前。“鬧鐘”只能是作為一種簡單的標志和提示,真正衫的時間,應掌握在每個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