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方面與公司類型及職務性質有關,另一方面也與是否適才、適應自己在職業生涯墳面的發展方向有關。
一般人都強調,人力資源運用的極致就是適才適性。這個性字,從心理學或生涯管理的觀點而言,就是價值取向、潛力、性格,就是在職業生涯上的發展方向。
有這樣一位資深工程師要辭職,而且辭意甚堅。人事部門與他做離職面談時發現,他離職的原因出人意外,既不是因為薪水低,也不是與主管或同事相處不好,更不是本身職位沒有升遷機會,而是想從電子工程師轉為軟件工程師。雖然新公司的工作待遇比現在的低,但在現職公司中沒有類似職位的前提下,即使薪水比目前少,也甘之如飴,因為他所追求的是個人興趣、理想及未來的方向。
評估定位
這個例子留給我們三個疑問:
有人說:轉換或跑槽是為了升級;顯然上述例子中的“他”并沒有因此而升級。
也有人說:“三升不如一跳”,三次升級的薪水,還不如跳槽一次增加的多。事實上,在這個例子中,“他”的薪水反而比原來的少。雖然生涯轉換可以改善收入,但未必是唯一理由。
還有人說,換工作要換到有制度的大公司:“他”是從大公司換到中型公司。如此說來,“他”似乎是個特例。
目前社會的問題就出在這里,很多人把正常視為反常,把不正常視為正常。只為升級、加薪而換工作的現象,近年來有逐漸改善的趨勢。以生涯管理的眼光來看,這是可喜的現象。但是,仍應加速培養員工對職業選擇的價值觀,并且以評估個性和發展方向為起點,做好自我定位,然后再朝既定的方向努力。
役財而不役于財
除了因為個性和職業發展方向而選擇職業外,還有哪些事項是在轉職之前應該考慮的呢?
追求新的責任:同一領域或不同領域中的新責任。
追求新良師:如果為了尋求良師益友而做生涯轉換,與只為改善財務狀況而轉職是大相徑庭的。
為了塑造典型:當別人認為你只能在這家公司或同一職位終此一生,你不妨鼓起勇氣,發憤圖強,做個突出的典型,供別人“學習”。
為了改善健康:很多人都會在工作壓力、人際壓力之下,喪失個人健康。如果你認為你已力不從心,何妨為個人的健康著想做一次轉換。但小心不要才跳出“虎口”,卻又投入“狼窩”。
以上四個生涯轉換的方向,只是幾個淺例,如果我們要追求工作生活的品質,這種轉換是必然的方向,也正是役財而不役于財的人生境界;英語諺語也有類似的說法:“Make Your Money Work for You Instead of Working for the Money.”
三思而后行
以上各種生涯轉換上的選擇或策略,對改善現有工作、同一公司中的不同工作,或不同公司的相同與不同的工作,都會有所助益。但是,在轉換時機的選擇上應認真考慮。且不多談原因,請你靜心想一下,你在工作上如有下列現象中的任何一種,也許就是應該考慮生涯轉換的征兆:
對現在的工作感到枯燥、乏味、度日如年。
得不到同事或上司的尊重,動輒得咎;無論怎樣的細心或用心,始終得不到應有的評語。
你不喜歡主管或同事的言行舉止與作風。這種現象過去并不存在,而是最近才發現的。
在公司內有失落感。與同事交談時,常言不及義;與主管接觸時,貌合神離。
自己感到力不從心。也許因工作時間太久或年齡漸長,對所從事的工作角色感到不滿意。
以上這些現象,有些人視而不見、覺而不察,或無動于衷。然而,有心人一定會冷暖自如,尤其,如果當你已感受到五項中的好幾項時,應該是慎重考慮做轉換抉擇的時候了。
職場貼士:最后,平時也要注意不能讓老板留下自己是個過分老實的形象。“老實的孩子不招人待見”,在職場里也是基本如此。平時要讓老板覺得自己是個有主見,有思想,頭腦靈活的人,自己會忠于老板,可以很聽話,會不折不扣地執行命令,但絕不是傻子。通常老板對于一些有主見的人,多少也會更尊重一些,不敢胡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