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人力資源2004年12月6日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約有70%的被調查者在情緒衰竭、玩世不恭和成就感低落三個職業倦怠指標中占有一項,處于輕微工作倦怠;有39.2%的受訪者在兩項指標上出現工作倦怠,處于中度工作倦怠;13%的受訪者在三項指標上均出現工作倦怠,處于高度工作倦怠。其中政府公務員、教師、醫護人員、企業職員等患有職業倦怠的現象尤為嚴重。
令人遺憾的是,我國的心理咨詢業目前并不發達,有關這方面的書籍也較少。最近拿到這本《職業倦怠自治手冊》,似乎還算是一本可讀的書。
從書中看,作者是花了一定的功夫的。他搜尋了大量關于職業倦怠的研究成果,還進行了許多實際的采訪。應該說,具體而實際是本書的最大特點。在書中,作者不僅提出了問題,強調了職業倦怠癥狀的普遍性和危害,還追根溯源地談到了產生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因。作為全書的重點,作者用將近三分之二的篇幅提出了一套詳細地克服職業倦怠的方案,在全書的最后四個章節當中,作者先后列出了克服職業倦怠的7種理念性的方法、5個調整心態的步驟以及8項實戰技巧,除此之外,作者還在全書的最后向主管們提出了一些能夠有效幫助下屬克服職業倦怠的具體建議。作者還別出心裁地為讀者設計了一張“職業倦怠問卷”,在開始閱讀之前,讀者可以花上幾分鐘時間,根據問卷進行簡單的自測,從而在閱讀之前對號入座。
記得國外曾經有職業專家做過統計,說人一生當中的黃金時間至少有一半是用在工作上的,而且即便是從追尋生命效用的角度來說,工作也不應當僅僅被看成是一種謀生的手段。既然如此,當我們產生職業倦怠情緒的時候,翻翻“自助手冊”這類書,還是必要的。
職場貼士:工作計劃簿有用嗎?有,至少可以讓一個人培養出三分鐘的熱度。擬定目標不僅可以督促自己,也能讓別人得知你有哪些需要。只要你勤于跟別人溝通,那你的朋友自然就知道你有什么困難,進而藉著人際關系這張大網來幫你早日實現自己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