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疲勞常常帶有主觀體驗的性質,并不完全是客觀生理指標變化的反映。對于產生心理疲勞的人,輕者出現厭惡、逃避工作、學習、生活的癥狀,重者還可出現抑郁癥、神經衰弱、強迫行為以及諸如開始吸煙、酗酒等生活習慣改變的現象。
產生心理疲勞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精神緊張和學習、工作過量。由于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及高度的競爭性,很多人尤其是青年人害怕在競爭中失敗,由此導致了心理的緊張與疲勞,此外,繁雜的信息轟擊、住房擁擠、噪音、工作條件惡劣、疾病、家庭不和、人際關系緊張、事業遭到挫折等等,也都是誘發心理疲勞的重要因素。
要解除心理疲勞,人對自我要有一個客觀正確的估計和要求,不能對自己要求過高過急,凡事要講求一個適度,根本辦不到的事不要硬拚蠻干,避免長期超負荷運轉。
職場貼士:工作不該只是“為五斗米而折腰”的權宜之計,而是發揮、體驗自己內在價值的最佳場域。在選擇進入職場時,應該抱持謹慎、并將此份工作視為終生職志的態度來看待,才能樂在其中、接受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