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一個人的職業生涯中,碰到一個新上司總是令人不安的時刻。剛習慣過去上司的風格,突然,辦公室里的氣溫和氣氛又要變化了。這時的你會發現,無論是否愿意,在這出即將上演的新一輪大戲中,自己肯定要出演一個角色。
可糟糕的是,這時的你并不知道未來分給你的角色是什么。更不知道新導演會不會對你滿意。
而教新老板在上任前100天這個艱難時期,員工該如何表現的書籍和培訓課程不勝枚舉。但是我們基本看不到從底層視角寫的書或設計的培訓。上司突然被更換,下面這些人該如何去適應呢?
了解你的新上司
在新官上任的動蕩期里,任何對自己的擔心都是避免不了的,任何的意外也都有可能發生。過去老上司的紅人有可能失寵,過去不走紅的現在或許有機會重新塑造自己。而在這個期間就像是在玩游戲大轉盤一樣,有人尖叫、有人大跳、有人恐懼、有人一言不發。
不管是從內部新提拔上來的,還是從外面空降來的,所有的新上司走馬上任內心最渴望做的無非就是盡快做出新的業績,證明給提拔自己的老板看,同時也在新員工中樹立自己的威信。因此,懷揣著《對付員工三十六計》等職場教科書的新上司一開始肯定會豎起耳朵去傾聽——找員工了解情況。
“新上司對單位的情況缺乏了解,如果作為員工能夠給他信息支持,可能是他最需要的東西,當然這也可能成為你最大的資本。”丁迅作為一個老資格的人力資源部副經理,在他為一家企業服務的近8年時間里,經歷過三任新領導,不但每次平安留任,而且還從一個普通兵上升至部門副經理:“如果你提供的信息能夠讓新領導盡快取得新業績,那么你理所當然就會被重視。”
“要知道留給新上司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往往會決定你們接下來的關系和合作是否愉快。這個時候無論是完全陌生的新上司,或是內部原來就有所了解的,他們很想知道你是否愿意接受改變并渴望成為新團隊中的一員。因此在和新老板第一次談話時首先要注意傾聽。多聽新上司講什么,需要什么,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說很多。”人力資源、職業規劃專家杜若提供了自己的建議:“給新上司留下的印象最好是有專業能力但是并不專橫。”
在新上司還沒有來得及了解你的時候,作為職場中人,不妨多一些渠道去收集信息了解你的新上司。他的性格、愛好,熱衷什么,討厭什么?精力分布周期是什么?聽匯報時喜歡數字還是圖畫?是注重理性分析還是會憑感覺行事?“如果你知道了你的新上司是一個直脾氣,那么當他開始一兩次跟你大嗓門說話甚至發了脾氣的時候,你就可以不那么生氣和擔心了。因為,通常這種人話說完了,也就煙消云散了。”杜若進一步說道。
動蕩期安全行駛手冊
能夠對新上司有個基本的了解當然好,但是如果沒有這樣的渠道和機會,在跟他們打交道的時候就要多動幾番心思了。
主動示好型:這樣的表現在職場成功手冊中,雖然被視為無往而不勝的法寶。但是要注意的是,你這樣做,很容易給你原來的同事留下話柄,被人扣上“溜須拍馬”、“阿諛奉承”等惡名。更危險的是,有很多新上司未必喜歡,而有的新上司原來跟你就認識,看到你180度大轉彎的態度,內心會更不舒服。
專家提示: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不對領導過分熱情,但是要對領導的鼓舞有積極的回饋。
保持距離型:這通常是有閱歷、有能力,但是野心也不那么大的員工會選擇的方法。這樣的員工往往既不會受到新領導的重用,也不會因為一著不慎被干掉,永不得翻身。不過這樣看似安全的做法對自己的事業幫助也許并不大。
專家提示:多一份主動,少一份冷漠,借著這個機會重新給自己定位。
不和即散型:也許你是舊上司的忠臣,也許是你和新上司天生不投緣。本想好好工作,無奈說話、做事誰也不能容忍誰,這個時候不妨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好說好散吧。
專家提示:是自己主動提出,還是等著被裁,要選擇好時機和方式。
來了新上司,對他來說,是一片新天地,對員工自己而言,除去動蕩期間的種種不適,能夠重新認識自己,引導自己也未嘗不是件好事。
當然,新一年的大幕拉開了,別管未來分配你演的角色是什么,最保險的一個方法就是:繼續努力,做好現在的工作。
職場貼士:將你的智慧應用到工作中來,你就會是公司的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