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這幾年不少年輕朋友來找我們,詢問自己生涯或職涯所面臨的困難。
我們通常第一個問題都會問:「你的長期目標是什么?」
雖然這是個平淡無奇的問題,可是總發現有九成的人是答不出來的。這就很奇怪了,一方面想問路,但另一方面卻不知道自己最終想去哪里。其中大部分人選擇工作的方法,不外乎看看報章雜志,看看接下來會流行什么產業,就決定往那邊走,可是并沒有想過自己往那樣的方向到底是為了什么?
我們通常會追問它們:「那你為何從事現在的工作?」
大部分回答不外乎:「因為念會計、念工程、念軟體,所以畢業后當然進會計事務所、當工程師、寫程式。」 可是做了幾年,發現自己沒有很喜歡這領域、薪水可能也不讓自己滿意,或許成就感也不高,加上人生其他層面可能也暫無成就,所以就有很重「卡住了」的感覺。
不過遺憾的是,大部分這些人問我們,反而第一個問題都是「我是不是該去讀碩士?」、「是不是該出國多拿個學歷?」、「該不該多拿個博士?」、「去考公務員好嗎?」、「我該好什么證照最劃算?」、「什么產業有未來,我該換到什么新領域去?」總覺得一定有條快速道路是自己沒注意到。 只要找別人問問「哪條路最好走」,換線開上去就能平步青云了。
可惜,這些問題全都問錯方向了。
茫然與不快樂,根源絕對不是因為錢不多或是工作苦悶,也不是換條路就會一切順利。 如果你對工作的認同度不高,薪水帶來的滿足感很快就平緩了。豬頭老板、煩人同事、職場政治、流程不清、部門爭執、沒學到東西等問題,都會讓你又一次放大來看,并重新陷入挫折。這也是很多人寄望新工作、卻很快又感到失望的原因。
我們寫過很多次,職場的痛苦,通常都是來自于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然后又押過重的賭注在一個自己不清楚是什麼的選擇上。以至于每次嘗試到最后都發現是痛苦的循環。
所以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其實是很重要的課題。
只是,若要問大家到底喜歡什么,這確實讓很多年輕人茫然。因為我國的教育,從小就沒有鼓勵我們思考「自己要什么」這樣的問題。 只是鼓勵我們追隨著一條大人已經規劃好的路線往下走
下一篇:跳槽慣性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有能耐,你才有機會來回跳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