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換新工作了!滿懷期待走馬上任,卻發現“水土不服”,難以適應新的工作環境,也無法發揮實力,這個時候該怎么辦?要放棄嗎?如何才能避免遭遇這種狀況?
對于新進員工,剛開始大家一定會多加包容,但如果沒有在前幾個月中努力適應新環境,試用期過后很多問題就會像不定時炸彈般爆發。以往有三年、三個月、三天的說法,就是說一個人要在工作崗位上待上三年才會“出師”。但在事事講求效率的現代商業社會,可沒辦法有這么多的時間和耐心。新人在適應的步調上必須快些,三天內就應該把部門同事的名字記熟、三星期里要完全了解業務內容、三個月內就必須一個人獨立作業。
其實所謂的“適應”并非新進人員單方面的課題,“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和“公司適應新進人員”是互為表里。有了這個認知,就要積極讓公司來“適應”你,盡量增加露臉曝光的機會,加深印象。
跳槽后的三個月間,是適應新環境最重要的時段。其中,注意事項最多的就是第一個月。如果在往后三個月中也能對這些注意事項多加留意,相信很快就能跟新公司融合一氣。我們將第一個月應該注意的事項做成一覽表,這些可都是最初勝負決勝的關鍵。工作在生活中是占有相當重的比例,因此,全方位的均衡對策是絕對必要的。
1.事前準備
首先要盡可能搜集與新公司相關的情報。像是分公司、組織、詳細業務內容等,如果能再了解一下公司的歷史和沿革就更加完美了!轉換工作應該留一些喘息休息的時間,將情緒和心態調整好,才不會將以前公司的習慣帶到新的工作崗位上。先確認交通的路線——什么時候出門才不會遲到、會不會塞車等,事前安排好才不會手忙腳亂。
2.第一天
設法先了解該公司員工的穿著風格,不要穿出入太大的衣服到公司。第一印象對日后會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千萬別遲到。先擬好自我介紹的大綱。部門人員的姓名和職稱,可運用小技巧加強記憶,日后見面再詢問是非常失禮。剛進公司不可能馬上認識所有的同事,不過還是要先跟人家打招呼,這是溝通的第一步,等到別人跟你搭訕就太遲了。第一天上班,家人多少會擔心,所以下班回家后報告一下工作心得。而在聊天中,也可以對今天的工作有個回顧。
3.第二天
剛進公司的第二天,部門主管或同事或許會請吃飯,辦個迎新會,這是熟悉新公司的好方法,有機會就多參加。好好觀察職場的氣氛和一天的工作流程。知己知彼,才能適應順利。了解部門里每個人的職責和工作內容,是很重要的。對于公司有任何疑問或不懂的地方,一定要開口問,可別悶著頭做事。詢問的對象若是比自己年輕的同事,也別太隨便,要注意禮貌。把握接電話的機會。借著接聽電話,可以讓人比較強烈感受你的存在。而對于工作的內容、特征即往來的客戶也能有所了解。
4.第三天到一星期
這個時期辦公室可能開始會有許多關于你的傳言,不要太在意,照自己的步調生活。對于傳票、文件的書寫方式、計算機的操作方法及工作職責,要盡快熟悉習慣。為了讓自己能更容易進入狀況,多幫別人忙是個不錯的方式。所謂“樹大招風”,因此不要一開始就讓自己太突出,與眾不同。比起展現自己的能力,這個時期花在了解工作應該更為重要。關于提案或自我表現,待一切熟悉后便可盡情發揮。
5.第二個星期
確認工作上要使用的專業用語都已熟記,若有不懂的部分一定要問。除了自己所屬的部門,也要盡力去了解其它部門的工作性質及往來的客戶。尤其對于轉行業跳槽后的人而言,在第一個月的時候,最需要將有關的業務知識徹底了解。或許會覺得很吃力,但這絕對是必要的。主管慢慢的也會開始思考可以交付你何種任務,不過在這個時候別過于矯作,自然的表現自我即可。這個時期最重要的課題,就是把握工作的流程并了解公司對你的期待。
6.第四個星期以后
試著去了解上司和同事過去的經歷。如果這時候部門的人對你還是一知半解,是萬萬不行的。在工作上有合作關系,卻很少碰面的人,更要把握見面的機會。在這個時候你應該也會有一些比較熟的同事,但在沒有拘束、氣氛輕松的情況下,聊天談話時要切記避免拿以前的公司來做比較。第一個月過去了,從今開始你應該以在工作上獨立為目標。不妨也好好回想自己這一個月的工作有哪些缺失,往后是否有需要再改進的地方。
職場貼士:如果真的愛一個工作,那么不需要被監工,也許還沒有報酬,但這都不妨礙你干勁兒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