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yōu)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三四月份是應屆大學畢業(yè)生集中找工作的兩個月,許多學生通過招聘“海投” 簡歷 ,期望能順利“中標”。但是,此舉容易引來“黑職托”,不僅沒找到工作,還被騙了錢。專家建議,大學生網投 簡歷 求職時應注意保護個人隱私,謹防受騙。
本市大學畢業(yè)生小陳日前在網上投 簡歷 應聘時遭遇了“黑職托”,還被騙去了2000元。據小陳介紹,寒假里他在許多招聘上投過 求職簡歷 。開學后,小陳便收到開發(fā)區(qū)一家公司的 面試 邀請,上面有 面試 的具體時間、地點,需攜帶的證件等。
在約定 面試 時間的前一天,小陳再次接到這家公司的電話通知,一名男子在電話中告訴小陳,由于 金融危機 的影響,公司決定取消今年的招聘計劃,第二天也不召開面試了。然而,男子并未掛斷電話,反而在電話中安慰小陳。
晚上,小陳上網時便收到該男子在QQ上發(fā)來的加好友請求,小陳沒想太多就接受了該男子的加入好友請求。此后一連幾個晚上該男子都在網上和小陳聊天,偶爾還會給小陳一些應聘建議。一來二去,小陳與男子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幾天前,該男子突然打電話給小陳說中午聽到一個消息,開發(fā)區(qū)一家日企最近有 招聘會 ,他表示這家企業(yè)有熟人可以幫忙引薦。聽到這個消息后,求職心切的小陳便拜托男子幫忙,并聽其建議將2000元的紅包交到男子手里,讓他幫助打點有關負責人。
隨后的幾天,小陳一直沒有等到該男子的消息,打電話手機一直關機,上QQ該男子也不在線。小陳這才意識到受騙了,于是撥打110報警。更為尷尬的是,小陳除了知道該男子的網名及那個撥不通的手機號外,其他信息一概不知。
對此,高校就業(yè)指導教師提醒即將畢業(yè)的大學生,找工作應首選正規(guī)部門舉辦的 招聘會 。通過網絡投發(fā)簡歷應聘時,應提高警惕,簡歷里除了郵箱、個人手機號等常備信息外,不應留其他更為具體的聯(lián)系方式,更不要輕信一些陌生“網友”。
職場貼士:抱怨面試官讓你久等,或你填寫工作申請表或接受打字測驗的房間熱得會烤死人。你想表現給面試官的是你的積極面,一味抱怨則適得其反。
下一篇:網上投簡歷簡歷最應關注的細節(jié)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網上求職警惕信息被偷窺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