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最近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學系對上海的上班族做了一次工作倦怠的調查,調查涉及制造行業、金融行業、機關團體、特殊服務行業和文體科技等五大領域,報告揭示,有40%的上海人對工作感到倦怠。
“工作倦怠”(Job Burnout),又譯作“工作崩耗”、“職業枯竭”等,最早出現于上世紀70年代的西方國家,用以描述以人為服務對象的職業領域中,個體出現的一系列負面的心理癥狀,如長期的情感消耗、身體疲勞、對服務對象的不人道態度和工作成就感降低等。后來延伸到所有工作領域。“工作倦怠”通常以3個維度劃分,即情感衰竭、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
情感衰竭:認為自己所有的情感資源都已經耗竭,感覺工作特別累,壓力特別大,缺乏工作沖勁和動力,在工作中有挫折感、緊張感,甚至出現害怕工作的情況。
玩世不恭:刻意與工作以及與工作相關的人員保持距離,對工作不像以前那么熱心和投入,喪失工作主動性,懷疑自己工作的意義,不再關心自己對工作是否有貢獻。
成就感低落:對自己持有負面的評價,認為自己不能勝任工作,或認為自己的工作對他人沒有什么貢獻。
“工作倦怠”作為一種消極的社會情緒,具有傳染性。因此,必須予以控制。中科院心理所工效心理學博士楊家忠說,當事人要注意調節工作與生活節奏,處理好工作與生活其他方面的平衡關系。遇到無法排解的苦悶,要多與周圍人溝通,多找人傾訴,尋求支持。
此外,全社會都應關心上班族的工作倦怠問題。去買東西、旅游、消費時,要本著開心、與人為善、“他人方便,自己方便”的心態與服務人員打交道。由于商業競爭的加劇,微笑服務作為附加價值已經必不可少,但我們沒必要去苛求服務人員笑。
人是情緒化的動物,不是機器,難免受上一個顧客和身體等因素的影響,將心比心,能夠釋然。
如果你的家庭中有工作倦怠的成員,那么一定不要責怪、抱怨,而是要提供情感的支持。多聽聽他們的心聲,多帶他們散散心,多幫助他們,不可再對能量枯竭的他們提出過多的要求,要讓家庭成為他們心靈的港灣。
事實上,許多工作中的倦怠感都與單位的管理方式有關。行業協會和政府有關部門,應該想辦法監督管理者的不人道管理方式,防止企業為了追求利潤而將員工機器化。許多大企業為員工購買了心理服務,做出了表率。
職場貼士:可能的話,進行一種家庭事業:這種方法可以減少費用,增進士氣,利潤的分配很簡單,利潤能夠得到充分的利用,整個事業控制也較容易。
下一篇:個子矮被拒聘 沃爾沃汽車遭罰款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IT編程員35歲后再就業的三條出路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