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向來有忠君思想,說的好聽這是古文化傳統,說的直接點就是奴性。忠君思想,實際上就是承認某個人比自己的地位高,承認對方理應統治自己,并且不抱任何獨立反抗的念頭。可問題是,如果這個人并不是自己的父母,那我們為什么非要讓他來統治呢?如果人人都是平等的話,我們又為何要承認他比自己高出一等呢?
效忠思想本身就是一種奴性,如果你覺得自己應該和其他人平等,那就不該對任何人有效忠的想法。
有個人曾對我說:“連狗都知道忠于主人,如果我沒有忠心,豈不是連狗都不如。”很好,狗的確是忠于主人的,那么,你要做狗么?這句話顯示出一個人有多么大的奴性,他不明白自己是獨立的,他的生命只可以由自己做主。一個人怎么能像狗那樣活著呢?我并不歧視狗,也愛它們,但你愿意象狗那樣匍匐在地上,依靠獻媚獲得食物,搖著尾巴換來主人對你的青睞么?你愿意出門時被拴著狗鏈,隨時都顯示著屬勸么?你真的有這么大的奴性,真的要做狗么?
也許有人會說,上司是有管理的權利的。好吧,讓我告訴你,管理其實是種利益交換。你服從上司的管理,他給你發薪水,這是很等價的交換。但效忠卻不同,效忠是從思想到靈魂的完全敬服,如果你有信仰的話,可以完全的效忠于神,這是形神具備的五體投地,也是放棄自己的獨立性和平等性,完全的臣服在對方面前。是的,效忠所對應的就是臣服,當你決定效忠與某人前想想清楚,你決定臣服了么?
以上所說的,是真心的效忠,這與表面效忠完全是兩回事情。而表面效忠,就是本章討論的重點,叫做對上司的利用。有人或許很迷茫,上司有管理職權,操縱著你的生殺大權,又怎么可能被小職員利用呢?當然是有辦法的,而且時常會很奏效。關鍵在于你不能有真正效忠臣服的思想,只有保持獨立思考和獨立的價值觀才可能成功。
1、利用自己的基礎價值。
第七章曾說過,每個員工都是有基礎價值的,那就是效忠。而這個基礎價值,還有兩種不同的表現方法。最常見的是真正的效忠,就是對上司完全臣服,他讓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從此后成為上司的馬前卒,不管刀山火海你都先沖上去。而另一種則是表面效忠,也就是外表上都聽上司的,也完全按著上司的話說,但實際上卻有自己的方式,在關鍵時刻,甚至會利用上司。
在這里要先明白,真正的效忠和表面的效忠,在上司看來幾乎是一樣的。很難有人能分辨出兩者的區別,而就算能分辨出也無濟于事,因為對身處高位者來說,每個人都隨時會變,所以是真是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沒有價值。但對你而言,這里的差別就很大了。真正的臣服,代表著你將失去自我,再也不會為自己著想,一切都以上司利益最大化奮斗。只有表面的效忠,才可以令你保持獨立性,而這份獨立性,才是你將來利用上司的基礎。
這個世界上的人分為兩種,一種是自控型,習慣自己掌握自己命運,愿意自己思考未來的方向。而另一種是他控型,喜歡把命運交到別人手里,愿意讓別人來決定自己的將來。而我可以告訴你的,這世上絕大部分成功者都是自控型的,他們是自己的主人,只會去控制別人,而不愿被人控制。
蕓蕓眾生里的極大部分都是他控型,所以你可以看到,你身邊的人里,很少有能掌握自己命運的,他們被老板掌握,被市場掌握,被金錢掌握,被欲望掌握乃至于被朋友或者家人掌握。
到最后卻還要責怪命運不公。要做哪一種人,卻是一件你可以自己做主的事情。
2、利用上司的喜好
有了第一條的基礎,你就可以琢磨怎么利用上司了。但有點需要明確,對上司的利用必然是悄沒生息的,是走在鋼絲上的技巧,決不能大張旗鼓,如果做的太過明顯被人發現,那你的職場之路就堪憂了。其實上司并不在乎有沒有被人利用,因為職場上就是相互利用的關系。但上司卻重面子,如果被下屬利用這種事情公之于眾,他們一定會殺雞儆猴的。
那怎么利用上司呢?自古以來,有很多很多這樣的例子。而最常見的方法,就是利用上司的喜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有貪財的,有好色的,有貪杯的,甚至有愛好工作的。但不管怎么樣,是人就會有喜好,有喜好就可以被利用。但是,你決不可混淆“利用”和“交換”這兩個概念。譬如說你給一個貪財的上司送了筆錢,然后換回升職。這不是利用,而是交換。你用錢換來了職位。
什么是利用呢?譬如你上司最喜歡別人勤勉工作,而你利用這一點打擊對手,使競爭者不得翻身。你無需付出什么,卻可以讓上司替你達成目的,這才是利用。舉個例子,以前提到過明代嘉靖年間,徐階和嚴嵩之間的斗爭。而實際上,嚴嵩和徐階兩個人都是利用皇帝的高手(別以為徐階是好官忠臣就不會干這種事,世界上所有大人物都不會真正效忠別人。)
嘉靖皇帝熱愛修道,這是人所皆知的事情。嚴嵩就經常利用這個喜好來討嘉靖的歡心,使得他數十年屹立不倒。但誰能想到,徐階最后扳倒嚴嵩,竟也是利用了嘉靖皇帝的這個喜好。嘉靖晚年,對嚴嵩開始不滿,但始終下不了決心除掉他。徐階覷準這個機會,買通了一個叫藍道行的道士。這道士在給嘉靖皇帝扶乩做法時,留下了“分宜父子,奸險弄權”的字樣,嘉靖以為這是上天給他的旨意,便問奸險是誰。藍道行趁機說是個下巴削尖高昂的人,會刑克皇帝。嘉靖對于道術之迷信,已經到了難以自拔的地步,他根本就沒想到,這個道士早就被徐階收買,所說的話不是上天的意圖,而是徐階的意思。最后,嘉靖皇帝果然照著徐階的想法,把嚴嵩滿門除盡,一代奸臣嚴嵩也只能老死鄉里。
如上這個例子說明,一個人的喜好到了某種程度后,真的會成為他判斷事物對錯的標準。而這恰恰是利用上司的絕佳方法。只要你摸清上司的喜好,那剩余的工作就很容易了。凡是忤逆他喜好的人或事情,一定會遭到嚴懲。凡是尊重和跟隨他喜好的人,一定會嘉獎。很簡單,對么? 12
職場貼士:當你決定要不要說“是”的時候,把它想象成這是一件你在下周就得要做的任務。別僅僅因為它似乎看上去很遙遠而且繁重,所以你就去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