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從她工作了14年的公司辭職了。問她此去何以為生。她回的短信似玩笑:去立交橋下擦皮鞋。
當然才女海棠最終也沒有申領執照去擦皮鞋,她入了一個新行當,就是與形形色色的房客打交道,吃租金過日子。高興時也替別人做一點設計、攝影或撰稿。“成立了一個‘海棠工作室’,我男朋友專門替我做了一個,擴大工作室的知名度并幫我接一點活兒。”其實這些設計和約稿換得的收入并不穩定,海棠的日常用度,還是靠兩套多余的房子。她手頭,一套公司分給的二手房自住,父母留給她的一套房改房,還有1997年她投資的一套商品房出租。
海棠淡淡地說:應對日常生活,這點租金足夠了。現在,我比較時尚的支出,也就是在保險和旅游上花一點錢。
簡素的生活也不錯。做房東,大隱隱于市,相當于古時代的藥農或客棧老板娘。買蔬菜葷食不去超市,改去菜市場;自己對鏡剪發及學習漂染頭發;看書去圖書館,看電影租dvd;海棠甚至學會了自己曬干茉莉和藥菊,自己買草藥來配花草茶;自己做錦緞靠墊來裝飾房間,自己做漂亮的手模餅干來招待朋友。
海棠的感嘆是:“從前我以為自己需要的是那么多,月薪七千也感覺像窮人;現在發現自己需要的是那么少,所賺不多,也天天有唱歌欲望。”上半年海棠最大的花銷,居然是為了唱歌動聽去找一位音樂學院的退休老師學了一回聲樂。
海棠是有榜樣的。2002年,她在硅谷任程序員的少時閨友也辭職做房東去了。平時靠當程序員時購下的多余住宅出租度日,每年,替出版商寫兩個劇本,能賣出去就立刻買火車票周游世界……海棠問她為何不等到退休的法定年齡再歸隱。她笑笑,說了令海棠目瞪口呆的兩句話:
其一,不是每個人都能健康地活到60歲。其二,就算你60歲后還有余力走世界,你的心境,你看到的世態人情,也與35歲時不一樣。
職場貼士:內心的性別或種族偏見。你或許以為面試官與你志同道合因而大書特書,其實這樣不啻是自掘墳墓,職場里不容許性別和種族歧視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