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早報今天援引有關機構“當代中國城市青年價值觀念及生活形態”調查結果說,當代城市青年生活價值取向有了較大改變,生活追求時尚、價值觀趨向理性,而“興趣”則成為青年職業價值的最大砝碼。
該調查始于2004年底,調查對象是每座城市中居住3年以上的23~26歲青年,以實地問卷調查為形式。樣本取自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武漢、西安、沈陽等8個城市,共回收有效問卷1040份。
尋求發展———擇業心理核心取向
調查數據顯示,當今青年擇業的主要標準,依據被選率從高到低排序的前9項分別是:有興趣(62.4%)、收入高(59.7%)、自己的才能得以發揮(41.6%)、有挑戰性(40.9%)、福利好(28.2%)、時間靈活(26.3%)、輕松(19.3%)、社會地位高(17.9%)、穩定(17.7%)。
值得注意的是,“有興趣”這一高級心理需求已成為青年擇業時的最重要動因。青年們擇業的最高目標已不再停留在謀生的初級階段,而進入到尋求發展的更高階段,注重開發潛能、實現自身價值成為促使青年擇業的主要因素;相比之下,穩定的重要性則大大降低,青年在選擇職業時,更少傳統的單位依賴心理及官本位觀念。
時尚為先———消費行為傾向
此次調查題目中涉及消費的項目有8個。數據顯示,4年中青年的消費主義傾向指數上揚了近60個百分點;當代城市青年具有獨立的消費能力,每月平均的總支出為1274元。由于多數人剛開始工作和社交,在消費上以吃喝玩樂為主導,在自我發展方面的開支則微不足道。在消費取向上,他們大多喜歡追求流行和時尚。同時,重視品牌和產品質量也是這批青年共同的消費特征。
理性務實———價值觀念取向
當代城市青年另一個重要的變化就是從理想向現實的轉變。他們比較注重個人利益和欲望滿足,但在涉及集體利益與個體利益關系的問題上,集體取向的價值觀仍得到多數青年的認同。在奉獻與索取的問題上,多數人認為它們“應該是平等的”,表現出一種兼顧兩者的務實傾向。
在人生幸福和理想方面,“事業”和“家庭”并重是多數城市青年的選擇?,F今城市青年的婚戀觀念仍然保留中國人傳統的特點,不過,對于網戀、婚外情、婚前性行為等非傳統的婚姻觀念,不少青年也能夠接受。就結婚時機而言,晚婚似乎已成為當今城市青年的“時尚”,打算結婚的年齡平均在27~28歲左右。(
職場貼士:子女或孫子女甚至到自吹自擂的地步。即使面試官桌上擺著自己的家庭照,你的口袋里塞滿成疊小孩照片頗不符合面試的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