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接到一個舊時好友的電話,開口就嗔怪我在msn上不搭理她。
據說,她多次和我熱情地打招呼,但我沒有絲毫反應。冤枉,我從來沒有見她在msn上跟我說話,相反我主動跟她說過hello,沒有得到回復才是。因為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一點點當時她還未得到父母接受的感情,結果被她男友、家人、朋友統統看到,搞得她頭痛不已,電話里罵了我一通后就很少聯系了。我一直以為她還耿耿于懷……這個半年多的誤會終于澄清。第二天看到她上線,我很主動地給她一個笑臉,結果很久都沒有反應,接著收到她發的手機短信:我回復你了,你怎么不說話?
一直依賴msn聯絡別人的我,發現原來網上聊天有時也是一種單向溝通。我們以為自己說話了,其實對方根本沒有聽到。辦公室里,最重要的是溝通,招聘啟事里也經常提到候選人應該“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那到底什么樣的溝通算良好?標準不一,不過至少要保證是雙向的溝通。
以前公司有一個同事Annie是做部門助理的,她生性靦腆膽小,所以很多事情能不開口的就不開口,發email了事。Annie有次下班前發email把第二天早上同另一個部門的會議改期的通知發出后,第二天,另一個部門的部門經理和幾個同事興沖沖從浦東趕到浦西來,卻被告知白跑了。Annie怯生生地說,我昨天通知過了呀。拜托,我們幾個昨天分別在客戶或合作伙伴那里根本沒坐在辦公室,哪里曉得?Annie的老板只好跟對方賠不是,回過頭來教訓了她一頓。后來,Annie就在自己的郵箱里面設置了對方一打開郵件就立刻自動回復的功能,以確保自己發的重要內容被對方看到了。
通訊發達的年代,網絡的確給工作和生活帶來了便捷,但其實它并不是太可靠。不說email時常不翼而飛,就連手機短信也時不時滯后甚至消失。那天給同事發短信告知自己上午先去客戶那里,關照她從辦公室來的時候替我帶份文件。結果她剛踏進客戶辦公室,手機就響了——我那個可憐的短信經過一個小時才姍姍來遲。
如果你通過單向溝通的方式向老板提出對公司的建議或加薪的想法,跟客戶落實合作方案或變更某些細節,給獵頭發自己的簡歷或推薦身邊的朋友,還有向心儀的對方表達濃濃情愫,一定記得跟進。否則就是一廂情愿。
職場貼士:事業成功的人往往耐得住寂寞,在那些看似程式化的進程當中尋找到快樂,他們是善于自我控制的人,可以讓時間聽從自己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