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生命在于傳遞。因此,要有效的管理信息溝通,必須在信息傳遞上下功夫。
1、信息傳遞要貫徹多快好省的原則。所謂多,是就數量而言,即在單位時間內傳遞的信息數量要多;快是就速度而言,即信息傳遞要迅速、及時,一條很有價值的信息,如果傳遞速度過慢,就可能變得毫無價值;好是就質量而言,即要消除信息傳遞中的種種干擾,保持信息的真實性;省是就效益而言,要求在較短的時間內,花較少的費用,傳遞盡可能多的信息。在信息傳遞中,這幾方面互相聯系,互相制約,要加以協調。
2、傳遞信息要區分不同的對象。這一方面是指在傳遞信息時的目的性,另一方面又指信息傳遞的保密性。信息是有價值的,但是,價值的大小卻因人而異,同一信息對不同的人價值不同。因此,要注意信息傳遞的目標,確保信息的效用。要研究不同對象的不同需要,追蹤信息接受者的視線所向,保證信息傳遞的質量,減少無效勞動。此外,在提高信息傳遞的針對性時,也要注意信息的適用范圍,考慮到信息的保密度,防止信息大面積擴散、泛濫,給員工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負擔,影響團隊士氣。
3、要適當控制信息傳遞的數量。在管理中,由于分級主管部門的角色不同,每個團體成員所考慮的問題不同,因此,在信息傳遞時,要適當注意量的控制。這就是說,應該讓下級知道的信息必須盡快傳遞,適用范圍有限的信息則力求保密。在這方面,要注意兩種傾向:一是信息過分保密的傾向。同行各企業、各部門或同班組的員工之間相互保密,妨礙了彼此了解和相互協調。有些本應共有的信息材料,由于人為地保密,結果沒有向下級部門及時傳達,從而使信息阻塞,出現了無端猜疑,影響了個人社會需求的滿足。另一是隨意擴散信息的傾向。在傳遞信息時,不考慮信息的保密程度,不選擇信息傳遞的對象,將所收集的信息隨意擴散,導致信息混亂。對于管理者來說,也要注意信息的審查與清理,不能將所有信息全部捅到會議上,增加會議負擔,引起心理疲勞。總之,這兩種傾向都會導致謠言和小道消息,不利于組織的團結,影響團隊士氣和工作效率。
4、要控制使用直接傳遞與非正式渠道。所謂直接傳遞就是越級傳遞,撇開管理信息系統,使溝通雙方直接對話。在管理中,不能過多采用這種方式,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可以控制使用。比如,第一,為了迅速處理管理中的重大問題;第二,由于上級主管部門官氣嚴重,會妨礙時效。第三,時效性特別強的信息需要立即向決策者匯報;第四,涉及個人隱私,需要保密的材料等。有些企業設立總經理接待日、總經理信箱就是為了減輕溝通者的心理壓力,以便對信息傳遞進行控制。對于向下溝通渠道來說,有些管理者往往堅持把信息直接送達需要它的部門,并實行“反饋”制度。對于非正式溝通,也應實施有效的控制,因為雖然在一些情況下,非正式溝通往往能夠達到正式溝通難以達到的效果,但是,它也可能成為散布謠言和小道消息的渠道,產生副作用。對信息溝通的控制是一門管理藝術,也是改善經營管理的重要一環。管理者要提高管理水平,必須做好信息溝通的控制和管理。
職場貼士:繪出一張人際關系“網絡圖”,顯現出自己在這項資源上的多樣化與觸角縱深人際關系網的特色。如果你能保有最新版本的人際關系圖,就不難得知在眼前這一刻該如何以自己為主角,來善用你的人際關系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