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虎還沒過,許多白領就開始叫嚷腰酸背痛了。日前,記者從市中醫、曙光等醫院了解到,來做拔火罐治療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原因是夏季空調風扇吹得太多,而坐班一族長時間靜坐和用眼,又導致風濕寒痛的加重。
30歲高發風濕寒痛
香港中華醫學會名譽會員方柏儒醫師介紹,風濕寒痛原先常見于中老年人及月子沒坐好的女性,但近年來,風濕寒痛的患者年齡越來越年輕化。
臨床數據表明,風濕寒痛的高發人群為30歲左右的年輕白領,這與現代人的生活方式與職業習慣有關。
辦公室白領,常容易感覺下肢、膝蓋有寒涼之意,臀、腰、背、肩、頸等酸痛難忍,這與久坐、久視的工作習慣有關。中醫學認為,“久坐傷肉,久視傷血”,長時間保持單一姿勢,局部肌肉過度受累,會導致局部的氣血虛弱,從而容易外感風寒。
空調冷飲埋下“寒種”
俗話說:“寒打腳上起”,夏季天氣熱,容易出汗,而現代人普遍喜歡躲在低溫、陰涼的環境中,事實上空調會影響表皮汗腺的排泄與呼吸,導致熱量得不到有效散發,郁積在人體內。同樣,許多年輕人為貪圖“爽”,大量食用冷飲、冰啤等冰凍食品,導致包括皮膚汗腺在內的排泄系統運作產生故障。而熱氣一旦郁結,會直接影響到脾臟與肝臟,同時過多的冷熱交替,導致腎臟的排泄系統發生變化。
由于腎主骨、肝主筋、脾主肉,三臟虛弱后,會帶來局部肢體的氣血兩虛。在高溫高熱的夏季,這些病征沒有完全體現,而是埋下秋季的“寒種”。到了夏秋之交,人體容易受到風、寒、濕等外邪侵襲,許多人就開始出現疲乏無力、雙目無神、打不起精神等現象。
應少吃肝臟多運動
辦公室一族,如果覺得頸、背部肌肉僵硬,四肢沒有溫熱感,甚至出現麻痹感、足大腳趾側抽筋發麻,就是受風寒較嚴重的表現。專家建議,當上述體征影響到人的精神和正常生活時,應及時就醫。
飲食上宜少吃或不吃動物肝臟,因為動物肝臟會誘發風濕寒痛。如果是坐班一族,應經常站起來扭扭腰,舒展肩、背肌肉,早起時可拍打肩、頸、背。尤為關鍵的是,白露過后,不宜把空調溫度調太低。開空調時,最忌加用風扇。
職場貼士:《精粹》雜志的主編蘇珊·泰勒起草了大約40種復信格式,從退稿到答復捐贈請求,樣樣俱備。這些信都儲存在電腦中,可以隨時調出、復制,只要改動幾個關鍵的字詞就成了一份專門寫給某人的信件了。之后,泰勒常常會在信的結尾處加上一句親筆寫的問候語,以示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