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大學畢業之后,懷著強烈的事業心,張先生開始全身心地投入到電腦軟件開發領域,然而,近1年中,這一職業對他越來越缺乏吸引力,以致于每天工作時總感到沒勁,見到同事就想避開。曾經希望事業有成的他,從來也沒有像現在這樣渴求放棄自己苦心經營8年之久的事業。
事實上,王先生僅僅是被調查者中的一個縮影。一項調查表明,一個人工作1年以后 開始會對所做的工作產生厭倦感,工作8年時最易厭倦。
這項來自上海市一家勞動保障咨詢機構的最新調查顯示,在工作了1至3年的被調查者中,厭倦工作的人數占15%;工作4至6年之后,有22%的員工開始出現厭倦癥;工作了7至9年之后,有38%的被調查者出現明顯的對工作不滿,其中相當一部分員工甚至想急于跳槽;但工作了10年以后,人的工作情緒開始穩定。
工作了7至9年之后,表現出強烈的工作厭煩情緒的人,往往有頭痛、乏力、疲倦、情緒壓抑易激動甚至晚上難以入眠等嚴重癥狀。據瑞金醫院盧灣分院一位醫師介紹,現在到她那里求診的中青年人中患這樣綜合癥的人數較以往至少上升了一成。
業內人士在分析原因時認為,一個人工作7至9年之后,正處于完成婚姻和事業的轉折階段,矛盾和挫折集中,生活和工作中的難點聚焦,生活負擔加重,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出現情緒波動。因此,在這一階段較集中出現工作厭倦癥狀理所當然。
職場貼士:“鼠標手”:預防“鼠標手”可以調整鼠標位置,上臂和前身夾角保持45度也可以升高座椅,這樣桌面相對變 低了,從而縮短身體和桌面之間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