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在律師事務所工作了一年多的年輕女性找心理醫生,道出了自己的困惑:她喜歡律師職業,但對自己目前的工作不很滿意,“我是不是應該換工作呢?”
通過交談,心理醫生發現,原來她為自己做了一年多的助手工作感到不滿,覺得沒有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而且自己的學歷和專業也無法引起領導的重視,因此產生了換工作的想法。
可是她又覺得如果離開這里,以后很難有機會再做律師工作了。也就是說,她徘徊在放棄自己的理想和在理想的征途上做鋪路石的痛苦中。
心理醫生給她做了相關的測試,發現她的個性、氣質及其心理傾向都非常適合做律師工作,她對自己的第一直覺是對的,心理醫生與她進一步交談,分析她產生換工作想法的其他因素。原來,她覺得其他同學雖然也只工作了一年多,但在事業上都比她如意,這使她心里很不平衡。醫生又進一步和她一起分析她的個性特點,發現她從小就沒有受過什么挫折,工作后稍有不順利就失去耐性,不善于等待。醫生向她指出:這樣做只會失去更好的機會,機遇雖然很重要,但是如果自身的條件沒有達到一定的水平,即使有機遇也會失之交臂。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職業選擇是一個自我成長與自我實現的問題,在這個社會上,每個人都有著不同層次的心理需求,如渴望安全、愛與歸屬和被尊重,而最高層次的心理需求莫過于自我的實現。對于一個成年人來說,恐怕最大限度地發揮自我潛能,在工作和事業中獲得認可和滿足就是最大的自我實現。只有準確地了解自己和自己的工作,并把二者有機地結合,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職場貼士:平時一定要跟老板搞好私人關系, 讓老板在找人做“頂雷”的工作時,也會考慮值不值得犧牲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