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節奏的現代生活,常常讓都市人感到身心疲憊,厭煩工作和學習,對過去曾經熱衷的活動也失去了興趣。醫學心理學專家提醒職場人士,出現這種狀況切莫疏忽大意,很有可能是“寡趣癥”找上門來。
與幾年前的狀態相比,從事媒體工作的劉女士好像老太太過年——一年不如一年。過去,單位組織的各種活動都少不了她活躍的身影。緊張工作之余,劉女士還經常到健身房
、卡拉OK、美容院放松身心。然而最近,她連喊累的勁兒都沒有,什么事都不想做,下了班就回到家里呆呆地坐著。
哈爾濱醫科大學醫學心理學教授王麗敏認為,劉女士的狀態與“寡趣癥”有關。患上此病的人,討厭學習和工作,對自己的職業也感到厭倦。此癥最早見于美國,患者開始的癥狀與感冒相似,隨之出現頸淋巴結和頜下淋巴結腫大,突出的癥狀有乏力、嗜睡,對工作、學習甚至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或感到厭倦。
王麗敏教授分析說,“寡趣癥”與人的性格、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心理健康狀態有關。因此,重建積極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學會自我心理調節是有效的治療方法。
她告訴記者,患“寡趣癥”應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工作和生活。可以堅持體育鍛煉或養成運動的習慣。可以養成每天寫日記的習慣,把一天中的所見所聞,好心情壞心情都記錄下來。這樣可以調節情緒,反省自己,留意自己的感受和收獲,以此喚醒對生活的熱情。可以多吃新鮮水果、豆制品、魚、蛋、奶等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的食品,既能促進體內有害物質的排除,又能增強機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王麗敏教授說,總之人要熱愛生活,積極工作,才能真正對“寡趣癥”產生“免疫力”。
職場貼士:辦公室里總有些另類人,把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條,辦公隔斷內生機勃勃,有花有草有小魚;桌面上永遠一塵不染,連鼠標都閃閃發亮。另類人之所以另類,他的高明之處在于:坐在如此整潔舒適的小小天地里,便會油然而生一種對工作的依戀之情,一花一草一桌一椅,都可激發他的工作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