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說話才打動人呢?這似乎是一個人人關心而又困惑的問題,卻也是一個已經被說得很濫的話題。
《怎樣說話才打動人》的副題為“智慧溝通的27種策略”。也許你會說:溝通誰不會,還要買書來學嗎?的確,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不停的溝通中度過:在公司里,和老板、同事溝通;在路上和陌生人溝通;在家里,和老婆、孩子、父母溝通;平時還要和客戶溝通、和競爭對手溝通、和朋友溝通。人的一生需要花多少時間進行溝通啊!可是,不為人理解與口頭沖突也處處傷人的腦筋,據書中所言:大多數人在工作中出現的70%錯誤是由于不善于溝通造成的,掌握溝通技巧是成功的關鍵。那么如何識別并掃除溝通過程中的障礙、沖突發生時如何通過溝通解決矛盾呢?
《怎樣說話才打動人》幫你解決如上矛盾。克里斯·科爾如水晶般清晰的敘述,為你提供大量信息和寶貴的溝通技巧。作者提出的智慧溝通27種策略,在文中共分為五部分,依次是“基礎:理解與溝通”、“給予正確信息:用你自己的觀點說明問題”、“收集正確信息:學會從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注重身體語言:通過身體語言改進溝通效果”、“以文字的形式進行溝通:更清晰,更有說服力”。由此可看出作者的寫作脈絡,使溝通回歸本原,需要在交流中既要坦誠、直率,又不要使問題簡單化。
作者杰出的寫作風格是本書特色之一。表達清晰而活潑,語言簡潔而精要,既有“穿別人的鞋走路,你不會有舒服的感覺”之類生動的策略描述,又有層層剝筍深入問題核心、直指癥結的決心。如第十種策略“為了生動、清晰,選用你自己的詞匯”中,提出“選用中性詞匯”,譬如“你錯了”與“我不同意”之間的內在差別,可見說話的方式、角度不同,溝通效果的差異會漸漸確定一個人的話語優勢或劣勢。如果你時間寶貴,沒關系,匆匆一閱中她同樣會給你教益。呈現在書中明快的插圖,使很多地方完全可以略去詞語的翻譯,這也是本書的特色之二。例如說身體語言,我們都知道身體語言在交往中非常重要,但理解往往失之偏頗。書中一針見血指出“解釋這些身體語言信號要特別小心,因為任何一種身體語言都可能有多種意味”。下面置一圖,一男一女正交流時,女性的鼻子癢癢,不由自主地捏了一下,男性心中一緊,“她能嗅出我嘴里的大蒜味!”
荀子說得好,“君子贈人以言,庶人贈人以財。”我們大多數人50%~75%的工作時間,是在書面形式、面對面或打電話的溝通中度過的,說什么以及怎樣說,是我們成功的關鍵。而這些溝通技巧是我們的父母和師長不曾給予的。克里斯·科爾的理論涉及了大量的現代思想,實踐著本書封面的一句廣告辭“一個職業人士成功的因素75%靠溝通25%靠天才和能力”。令人無端地想到愛迪生的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二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八的汗水。如果說克里斯·科爾是把百分之二的理論示以世人,那么,我們再加上百分之九十八的汗水去實踐,成功還會離我們遠嗎?
職場貼士:不要以為平時的表現能代表一切,那只是基礎功夫,而真正關鍵的時刻可能僅僅十幾分鐘,甚至幾秒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