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輝大學畢業時,并沒有想到他會在保險業一呆就是三年。
近來他心情非常沮喪,因為發覺自己陷入了一個工作怪圈:無論他怎么努力,無論客戶的反饋如何熱烈,他的業績總是像乘過山車一樣,在某一個月爬上顛峰,接下來的一個月卻必定會出現大幅度的滑坡。
如果從每個季度來看,他的業績還是可以的,但是這期間的大起大落讓他很是苦惱。
郭輝說他的沮喪并不針對某一個業績不理想的月份,而是因為自己始終找不出這種不穩定結果的根源。他想擺脫這個工作的怪圈,但是保險業這一行卻注定了善變的客戶、不斷增加的對手和一個極不穩定的市場,這些都很容易讓一個優秀的保險業務員失去信心。
這種情形持續了一年,郭輝的自信和自尊心因之受挫不少,于是他開始考慮自己是否應該轉行。他表現出對IT行業的濃厚興趣,并且正四處尋找這樣的機會,但是以他的文學學士文憑和三年的保險業從業經驗來說,他在IT界只會是個徹頭徹尾的門外漢。
分析
郭輝的“三年之癢”,從表面上看是因為其搖擺不定的工作業績引起的思變心理。但是,在和心理咨詢師談話時,他提到了一個重要的細節:年初郭輝參加了一個大學同學的聚會,在那次聚會上他知道了許多同學的近況。經過了一通將“薪”比“薪”,身為老班長的郭輝發覺自己的收入竟大大不如其他人。有一個中途輟學的同學正在炙手可熱的IT業供職,他的薪水足足是郭輝的三倍。在這次聚會后,郭輝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懷疑,與其他同學相比,他這三年似乎并沒有取得任何突破。
另外,郭輝畢業時擇業不夠謹慎,也是原因之一。三年前選擇進入保險公司,郭輝說自己純粹出于一時興趣。而保險行業的特點直接決定了業務員業績的不穩定性。事實是郭輝在過去三年里,也曾意識到這一點,但他并未因此受到困擾。
但是不經深思就選擇IT行業,則體現了郭輝急于求成的心理,同時也說明他始終未能確定一個清晰的職場目標。如果郭輝貿然進入IT界,前景并不樂觀。也許再過三年,甚至根本不到三年的時間,郭輝又會不得不重新考慮轉行。
建議
1、審視自己的長期目標
確認自己是否想終身致力于現在從事的這份職業。答案如果是肯定的,就在已經選擇的道路上堅持走下去。如果是否定的,先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制定出一個理想職業的列表。在列表中選擇最理想的工作,以確定自己的長期目標。
2、抓住近期的最優回報
上班時間應收斂心智,專注于當前的這份工作。在尋求更好機會的同時,也應充分利用現在所把握的機會,以得到近期所能期望的最優回報,比如上司的認可,職務的晉級,加薪,同事的贊美,這些都能使人心情舒暢,斗志高昂,從而一掃“三年之癢”所帶來的郁悶和緊張情緒。
3、改善人際關系
每晚臨睡時,提醒自己已經得到了什么,而不要只為那些尚未得到的東西而苦惱。提醒自己從同事身上學到了什么優點,這可以令你加強自己的團隊精神,并改善自己的人際關系,從而把和同事們共事當成是一種愉快的享受。提醒自己在白天的工作中取得了哪些成績,并充滿信心地告訴自己以后還能有更出色的表現。
職場貼士:投遞簡歷:不要以很高的頻率發送簡歷,避免在一周之內重復發送至同一家公司,這樣很可能引起招聘單位的反感,讓大好的工作機會白白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