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能拿多少年終獎可能是員工最想知道的事兒,行業內的年終獎發放額度也許是老板們思量的問題。最近中國企業人才研究中心就年終獎發放在全國范圍內做了個調查。調查從去年11月起,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十大城市共發放了3000張問卷,收回有效問卷2784張。調查對象均為有今年年終獎發放權的企業負責人或人力資源負責人。
調查發現,有超過九成的企業會發放年終獎。年終獎平均為1.5個月的薪水,能源交
通業居各行業之冠,平均將近2.7個月的薪水;其次為管理咨詢行業和汽車制造業,平均為2.1個月的薪水。
能源交通業一馬當先
有人說,2004年是“電荒”年,而在“電荒”的背后,我們看到的卻是“煤荒”。根據煤炭工業協會的預測,2005年我國煤炭仍將有8000萬噸的缺口,供應緊張的局面將繼續存在。
如此大的供需矛盾的后面是,能源交通行業的業績高漲。為應對2005年能源供需矛盾,不少企業的年終獎金計發,都與績效掛鉤,打破以往齊頭式平等的給法,因而把獎金差距拉大。目前已知國內的石油、石化甚至是電力和煤炭行業的績優員工,最多可領12個月薪水的年終獎,而最少也有領兩個月薪水的年終獎。
市場經濟的背景下,企業對管理咨詢越來越重視,特別是在2004年,中國企業一度出現IPO大潮,管理咨詢更是被企業放在了重要位置。
較前幾年的一到兩個月月薪的年終數額,今年的管理咨詢行業很多公司都開始“大方”起來了。某位人力資源負責人表示,該公司其中業績較佳的人員拿到6個月到7個月獎金。
傳媒廣告業穩中有升
對比2003年的年終獎情況,2004年傳媒廣告、醫藥衛生、商業服務、煙草糖酒以及IT高科技企業的年終獎情況將穩步上升。
被調查的傳媒廣告負責人提供的年終獎數據顯示,最高可能發放5個月的薪水,而普遍的發1個月的薪水,傳媒廣告年終獎平均為2.2個月的薪水。而去年的調查數據顯示,傳媒廣告年終獎平均為1.9個月的薪水。
醫藥衛生、IT高科技、煙草糖酒以及商業服務企業的年終獎也是穩中有升,分別上升到平均1.8、2.3、1.7、1.6月工資。
房產建筑年終獎減少
由于受到各方因素影響,今年房地產與建筑、汽車制造等行業普遍業績不佳。各企業年終獎發放普遍都采取較保守的態度。
在調查中,只有13%的被調查者表示會有大幅度的上升,而41%的企業表示可能會和去年持平,其余的表示可能會比去年下降。
盡管如此,這兩個行業的年終獎基數一直較高,即使有所下降,也不會影響到大的收入。比如某接受調查的汽車公司人力資源總監表示,他們2003年的年終獎平均為3個月的月薪,今年即使有下降,也不會少于兩個月。
職場貼士:不管你自認為多么謙遜,也請不要在會議上說類似我的想法不成熟,只是提議大家參考一下諸如此類的話,那會使公司上下的人在內心里給你打上不信任的分數。一個人的自信是非常有滲透力的,所以在你需要把自己的設想與觀點擺在桌面上時,開門見山,少兜圈子會為你贏得主動權,奠定自己在高層心目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