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同事、朋友,正是常被人指為“小白領”的一群。而在我們這樣的群體中,近年來的一個津津樂道的話題,就是韓劇。如果對不上電視臺播出的節拍,我們通常會去音像店租片回家,比如《星夢奇緣》《人魚小姐》《巴厘島的故事》《看了又看》《藍色生死戀》《冬日戀歌》《浪漫滿屋》等等,一次看個夠。
于是也就有長輩詫異:“你們慣會對電視節目挑三揀四,怎么就會對韓劇那么癡迷呢?”
是啊,我們怎么就中了韓劇的埋伏了呢?
埋伏一:堅貞的苦戀動人情懷
其實,剝去鮮亮的外殼,韓劇的內容都是很老套的,萬變不離其宗的無非是一對相愛的男女因為種種外在和內在的原因難以相守,然后就演變出許多的故事來。《藍色生死戀》的男女主角俊熙和恩熙由于一些陰差陽錯的原因,使得他們礙于社會道德壓力無法相愛,而成為苦戀。而編導將“苦戀進行到底”的構思,也就觸動了我們的情懷。最后它又以韓劇一貫的“殺手锏”,讓恩熙得了絕癥,死在了愛人懷中。這種蕩氣回腸的情節雖然在瓊瑤片中屢見不鮮,但是在韓劇中經過精心策劃以后,更是從細枝末節上對觀眾進行“侵蝕”。片中的“我是一棵樹”的經典臺詞也成了日后熱戀中情人的常用告白。《藍》劇的播出,大大刺激了廣大女性觀眾脆弱的心臟,導致不少多愁善感者以淚洗面,真正將催淚功能發揮到了極致。
《我怕戀愛》中的男主角被比他年紀大很多的女攝影師所吸引,于是不顧世俗壓力,執著地追求自己的所愛。而男演員張東健深情不悔、哀怨無辜的大眼睛,也“謀殺”了不少觀眾,更為他贏得“癡情王子”的稱號。愛人最后死去的那一幕,張東健將一個男人所有的思念和無限的深情演繹得淋漓盡致,觀眾不由得為這位帥哥感慨和心碎。
《星夢奇緣》表現的則是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將軍的兒子奮不顧身地愛上了平凡的孤女,為了與心愛的姑娘相守,他不惜脫離家庭,一改以往的多情形象,執著地守護自己的灰姑娘,歷經千難萬險。
在韓劇中,幾乎有百分之九十都奉行“死亡定理”;在愛情升華之際,生命卻在刻骨銘心的苦戀之后枯萎,這怎么不叫人柔腸寸斷?正因為這種效應,一些演員就會因為一“死”而名聲大噪。《玻璃鞋》中的男二號哲雄由于為了救心愛的女人而死去,因而從二線男星中迅速上位為一線紅星;《藍色生死戀》飾演恩熙的宋惠嬌,憑借恩熙在片中的苦命和在絕望中死去,也一躍成為韓國備受矚目的新星;《泡沫愛情》中的金喜善飾演的角色因為身患絕癥而死去的情節,更讓她穩固了天后地位。于是,許多男、女主角都會向編導積極爭取“死去”的機會。
埋伏二:懸念疊起,引人入勝
韓劇中十分重視敘事的起承轉合和劇情的跌宕起伏。在四十分鐘左右的劇集中,五分鐘一個小高潮,十五分鐘一個大高潮,掐算得恰到火候。而牽引和推動它們整個情節線的,則是讓人牽腸掛肚,欲罷不能的命運懸念。同時,韓劇又深得所謂的張弛之道,在它舒緩之處,又常配之以精心制作的抒情歌曲,然后在人們的心情稍得舒解以后,再又將人們扯入到它們的懸念之中。
埋伏三:俊男靚女賞心悅目
帥哥和美女向來都是電視劇收視率的一個保證。不論哪一部韓劇,其中的男、女主角必然都因此而大大契合了觀眾的觀賞心理。《冬日戀歌》裴勇俊以天生的帥哥形象和后天的演藝努力,因而從名不見經傳到紅遍全亞洲,成為超人氣巨星;在《藍色生死戀》中飾演男一號的宋承憲和男二號元彬都用他們男人的俊朗再加上他們的眼淚和癡心,絕對迷倒了一大片女性觀眾;《愛上女主播》造就了金南珠、蔡琳、張東健、韓宰錫的神話時代。這些明星因為韓劇而成名,同時韓劇也由于有這些帥哥美女的助陣越發受到了人們的關注和歡迎。
當然,隨著生活和觀念的改變,現在的韓劇也開始走出“苦情戲”的路線,相繼拍攝出了《紅豆女之戀》、《浪漫滿屋》之類的詼諧、幽默的劇集,它們構成了一股新鮮的風潮,漸漸為觀眾所喜愛。“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結局,畢竟還是大多數人的心愿。
近年來,韓劇以“黑馬”之勢,異軍突起。它們對于國產電視劇,正是所謂的他山之石。
職場貼士:與上司一起出差,大到日程安排,小到確定住宿標準,都應先聽上司的意見,最佳做法是提出建議,說明理由,把決定權交給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