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半數人想跳槽
調查數據顯示,在全體受訪者中,男性受訪者跳槽經歷遠遠多于女性受訪者,跳過一次槽的男性受訪者比女性受訪者多出7.01個百分點,跳過兩次槽的男性受訪者比女性受訪者多出6.25個百分點,跳過三次槽的女性受訪者比男性受訪者少7.56個百分點,跳槽三次以上的男性受訪者比女性受訪者多9.72個百分點。
大多數人想跳槽,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中華英才網的調查顯示,60.22%%的人有跳槽的想法,這里面男性受訪者占總人數的39.63%%,女性受訪者占總人數的20.59%%。
在跳槽者眾多的背景下,各行業高級技術、管理職位往往都是“一將難求”,眾多企業對高素質資深人才的爭奪戰,硝煙彌漫。目前處于社會轉型期,在不斷變化的大背景下,個人要想不受浮躁氛圍的影響,似乎很難。跳槽,是一種流行,似乎也是一種時尚,但從職業生涯規劃來看,人還是要有耐心,要取得扎實的行業資源和經驗才是上策。
培訓和發展成為跳槽主因
對選擇公司的標準,調查中發現男女受訪者意向幾乎一致,優先順序為“有相關培訓,有利于發展”———“薪水高”———“自己喜歡這行”———“解決戶口、房子等問題”。說明“職場無性別”,男性受訪者與女性受訪者同比,職業傾向是非常明確的。
但在同性對比數據中卻發現,女性受訪者中高達53%%的人是沖著公司“有相關培訓,有利于發展”去的,而男性受訪者同類選項卻只占自己同性比例的38%%,而選擇“薪水高”和“自己喜歡這行”都高于女性受訪者,分別為32%%和25%%;而女性受訪者僅23%%和18%%。
相對女性受訪者集中在“有相關培訓,有利于發展”這個選項上,男性受訪者對職業生涯的規劃較為分化,說明女性受訪者中很大一部分對自我職業技能和經驗提高與積累的要求比較高。中華英才網的職業指導專家表示,女性受訪者周邊社會生態、現代女性受訪者意識影響,都是促使女性受訪者不斷地給自己“充電”的導因,而且相對的積極性更高,似乎再現了在學校時,女同學大部分都是“愛學習的好學生”的現象。只不過,職場的“女學生”,是為了“成績好”之后,去更好的“重點學校”,跳往更好的公司。
傾向:只想工作一兩年
職場男女受訪者之間,對現有公司預期工作年限也是看法迥異。在男性受訪者中,預期在目前公司工作年限最多的是待2年,占32%%,而女性受訪者中,則選在當前公司工作1年的居多。男性受訪者選擇待1年的為29%%,而女性受訪者選擇待2年的為39%%。愿意在公司干3年的同性對比中,男性受訪者為17%%,女性受訪者為15%%。選擇待3年以上的男性受訪者占22%%,而女性受訪者則為13%%。剛工作1年的,18%%的人選擇公司時會考慮“有相關培訓,有利于發展”,這符合剛入職場,人的心理和發展階段。隨著工作年限的增加,對培訓的考慮程度逐步降低。但到了工作5年以上之后,對培訓的關注度又會上升,達到6%%。
這表明,受訪者在就業早期和有一定工作資歷(如工作5年以上)時,對薪資和自身愛好的考慮是比較多的。目前工作1年的受訪者,薪水支出經常受到自己的興趣愛好的感性影響,出現消費“月光族”現象,這種想法往往要工作數年之后才會逐步消退,將消費控制在較為理性的范圍之內。部分人往往對同齡人薪資有攀比的心理。當工作一段時間之后,如工作5年以上后,職業生涯即將進入一個新階段,要么選擇進入管理崗位,要么在某項專業上繼續深化,成為資深人員,在薪資方面需要實現自身的價值。同時“拖家帶口”的生活動力,都會對受訪者的找工作選擇產生影響,也會關注薪資水平。
職場貼士:和工作馬虎型的上司相處,下屬不可急躁,唯一的辦法就是反復申明,多次強調,最好三四個人輪番強調,以促使其引起重視,認真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