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資企業分三等
一樣是外企,因為性質不同,工資又分三六九等,如果你找工作的第一要義是薪資水平,那你可要看準了。
三資企業里,又分廠礦型的合資企業、外國公司的辦事處和外商獨資的生產型企業3種。如果拿大學畢業生的起點工資作比較的話,其中:廠礦企業的工資水平偏低,在1700元到2500元之間;辦事處性質的公司起薪最高,在2000元以上,但最多不會超過3500元;居中的是生產型企業,介于2000元到2200元之間,最高不會超過2500元。
當然,考上“接班人培訓”項目的除外。這是為培養公司的管理人員而設的,像P&G、英美煙草、可口可樂和微軟等公司都有這類項目,非常難考,但起薪非常誘人,一般在3500元到7000元,還不包括2年的海外培訓等。不過,這種崗位的風險也非常大,麥肯錫公司這類職位的起薪是1000美元,但淘汰率是60%,被淘汰的人,絕對不可能得到換一個崗位的機會,而是從麥肯錫出局。
“目前薪資”該不該實話實說
求職者最犯愁的是,在被問到“目前薪資”和“期望薪資”時,該怎么回答。因為一般來說,“期望薪資”是“目前薪資”的120%,“期望薪資”要高了吧,有漫天要價之嫌,“目前薪資”說低了吧,會不會被壓低價錢?David教了大家一些方法:若是實在無法回避這兩個問題,那你應該表現得既老實,又要有策略。老實告訴對方你目前的薪資水平,但在說出你的“目前薪酬”時,不要“直別別”地說“2000”、“3000”,你得告訴對方,“我目前的工資構成是這樣的:基本工資是2000,房貼是500,車貼是400,每年有一次海外休假的機會……”這樣才不會發生新老板給了你更高的月薪,但綜合算下來,還是吃虧之類的事。
不要怕說出自己目前的薪資后,新老板會據此壓低你的工資。David說,只要一家公司考慮用你,他們一定會給你一份合理的薪水。
讓獵頭“賣”,能不能要到更高的薪水
被“獵頭”獵,會不會打破“跳一次槽,加薪20%”的規矩,使自己大幅度升值呢?J ames說,雖然獵頭是根據被獵者的薪水拿報酬,但獵頭公司也不會做幫著被獵者哄抬身價的事。
J ames曾應北京一家公司的要求,幫他們找一個會計師,結果,他們在天津找到一個合適的人。那人當時的月薪是7000元,他和J ames說,只要能加一兩千塊,他就去了。但J ames了解下來,發現這家公司的會計師崗位的起板月薪是17000元。J ames沒有“教唆”那位應聘者開高價,他這么分析緣由:“如果他開價17000元,企業可能會覺得他要的價錢和他目前的月薪差距太遠,不會要他;而如果企業覺得他合適,錄用他了,自然也不會少開薪水———企業也有顧慮,如果給他的薪水太低,他會被人家挖走。”
“海歸”怎么談薪資
“海歸”又分兩種,一種是“學歸”,另一種是有過工作經驗的。公司對這些人的工資水平也會區別對待:一種是和本地員工拿一樣的價錢;另一種是作為“外派人員”處理。一些有過工作經驗的“海歸”,和本地員工拿一樣的薪水似乎有點委屈他們,用“外派人員”的標準來衡量又夠不上,于是很多公司實行“打包工資”,什么“子女教育費”、“海外醫療費”,統統算在年薪里,給一個總數。David說,英特爾公司曾有過很多“外派員工”,但3年之后,他們都被轉成“打包工資”。雖然少了很大一塊福利,但還是有很多人留下了。新回來的“海歸”應該調整心態,否則,很難找到工作。
職場貼士:精心準備和打扮,也能提升你在大家面前的魅力。隨身帶點口香糖可能讓你高喊感謝上帝。無論別人是怎么說,人們還是從他們所看到的來評價一個人。所以在周五你可以穿的隨便一些,其他時候,請保持嚴謹,上班時你是一個軍人而下班你可以是一個調皮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