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2014年行業平均薪酬
2014—2015年度廣東薪酬調查報告出爐,薪酬增幅趨緩
為幫助企業掌握自身薪酬在市場上的競爭力,近日,南方人才市場發布了《2014—2015年度廣東地區薪酬調查報告》。新快報記者獨家從報告中獲悉,今年廣東地區薪酬增幅趨緩,318個職業薪酬平均漲幅為4%。今年深圳平均月薪達7261元,廣州為6830元,分居前兩名,惠州、珠海則相較去年有所下降。報告還顯示,不同學歷間薪酬差距正在縮小,尤其本科與高中、中專、大專之間的差距。
■新快報記者 占文平
深圳平均月薪7261元排第一
廣東打工哪里強?
據了解,這是南方人才市場連續第九年發布廣東地區薪酬調查報告。今年仍以珠三角七個城市(廣州、深圳、珠海、東莞、佛山、中山、惠州)和潮汕地區為調查對象,調查總樣本量達186.61萬份,覆蓋《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具有代表性的34個行業、318個職位。
調查顯示,深圳以7261元保持平均月薪榜首位置,廣州則位居第二位,平均月薪為6830元。據南方人才市場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06年開始統計廣東地區薪酬狀況以來,廣州的平均月薪水平僅2012年高于深圳(當年廣州為6782元,深圳為6760元),其他年份均為深圳高于廣州。
其他城市,佛山由去年的第六位躍居第三位,平均月薪6082元,趕超了惠州(6029元)、東莞(5971元);中山、珠海、潮汕地區平均月薪則分別為5654元、5633元、4966元。調查還顯示,惠州、珠海平均月薪有下降趨勢,其中惠州比2013年下降約為3.1%。
員工薪酬哪家強?
外商獨資企業月薪最高
本次調查中,來自民營企業的樣本占67%,股份制企業占17%,外商獨資企業和合資企業各占7%,國企占6%。結果顯示,外商獨資企業平均薪酬水平仍處領先地位,以6872元的平均月薪穩居第一位;其次是中外合資企業,以6393元的平均月薪位居第二;國有企業平均月薪約為6100元,民營企業平均薪酬水平最低,僅為5732元。
匯總2012年至2014年三年數據,新快報記者發現,員工平均月薪的大體格局是:外商獨資企業最高,其次為合資企業,第三和第四是股份制企業、國有企業,末尾為民營企業。其中,最高的外商獨資企業比民營企業的薪酬待遇高約2成。
比方,同樣是市場總監,外資企業年度總收入可達31.15萬元,合資企業為30.90萬元,股份制企業為30.07萬元,而國企和民企則都低于30萬元,分別為27.52萬元、25.71萬元;又比方,同樣是會計(工作年限3年),外企月總收入為6184元,合資企業為5792元,股份制企業為5603元,國企為5700元,民企為5408元。
哪些行業最多金?
金融、咨詢與調查……
調查顯示,34個行業中月薪前五的行業,依次是金融業(6921元)、咨詢與調查(6493元)、廣電及文化藝術業(6184元)、電氣/電工機械及器材制造(5522元)、法律服務(5511元)。排名末五位的行業則有:農、林、牧、漁業(4230元),娛樂業/體育業(4217元),文教體育用品制造業(4073元),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3926元),儀表/衡器/電工/辦公機械制造(3748元)。
匯總近三年數據,月薪都進入34個行業前十位的“多金”行業有:金融業、咨詢與調查、廣電及文化藝術業、批發業、法律服務、職業中介服務、家電及電子產品零售、計算機服務業;連續三年均排名末十位的“少金”行業有:儀表/衡器/電工/辦公機械制造,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文教體育用品制造業,娛樂業/體育業,農、林、牧、漁業,采礦/地質/金屬/石油,造紙及印刷制造業,化學/醫藥制造業,居民服務業。
1
工資增幅放緩平均漲4%
報告的主要結論是廣東地區薪酬增幅明顯放緩。調查涉及的318個職位平均月薪仍保持有不同程度的增長,但增長幅度明顯放緩,增幅最高的約為15%,增幅最低的約為0.1%,所有(318個)職位的平均增幅約為4%。如果縱向對比過去三年數據更為明顯,今年318個職位最小增幅為0.1%,而2013年為0.32%,2012年為1.54%。
新快報記者注意到,本次調查的186萬多個樣本中67%來源于民營企業;從地區來看,55%樣本來源于廣州地區。此外,南方人才市場最近3年的調查報告中,均提到薪酬增幅總體放緩的趨勢。
中國人才交流協會副秘書長、上海人才服務行業協會秘書長朱慶陽分析認為,企業給員工漲薪首要前提是企業要盈利,它才有漲薪的空間;其次,要有市場競爭,競爭才能激發企業動力,以漲薪留住人才,保持競爭力。近些年,經濟大環境處調整期,且連續多年的用工等方面成本都在不斷上升,侵蝕了企業的利潤空間,因而整體工資增幅放緩也在情理之中。
他建議,在當前經濟周期里,作為員工應側重于提升自身競爭力,尤其是所在行業的競爭力,“你有價值在提升,自然能換來與之相對應的薪酬”。
2
本科收入與高中
差距縮小
據了解,本次調查樣本的學歷結構為:中大專學歷占31%,本科學歷占28%,中專學歷占19%,高中占8%,碩士占12%,博士占2%。報告提到,對比2012、2013和2014年這三年,不同學歷間的月均薪酬隨著學歷的上升而上升,但薪酬差距有明顯的縮小趨勢,尤其是高中、中專、大專與本科之間的差距。近年來企業對于專業技術人員(尤其是高級技工等職中類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市場需求也促使了學歷間月均薪酬差距的縮小。
朱慶陽說,近些年來,像一些技工院校就業率高于普通高校,部分專業薪酬都不遜色于大學本科生。他認為,大學應圍繞產業多培養應用型人才,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方更能為市場所接收,與之對應的,薪酬也會更合理。
3
服務業平均月薪
增幅迅速
本次調查還顯示,隨著近年來國家不斷增加對社會服務類行業的系列扶持政策以及深化體制改革,衛生、社會保障/福利業、娛樂業/體育業、居民服務業等行業的平均月薪增幅迅速,平均增幅達到16.8%,而2013年這三類行業的月薪平均增幅約為7.1%。
此外,廣電及文化藝術業、電信和其他信息傳輸服務業、電氣/電工機械及器材制造、采礦/地質/金屬/石油和農、林、牧、漁業等行業的漲幅也較大,漲幅處于13.3%-18.8%。
下一篇:中國哪個城市工資最高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怎么建立吸引人才的薪酬管理制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