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zzch.cn]:真正自信的人不因為自己身處逆境而消沉,也不因為自己沒有“資本”落入低收入行業而沮喪。他真正擔憂的是:有沒有毅力堅持下去,讓自己的努力終將轉換為實力。
誰最有“資本”自信?王博士畢業于名牌大學,是一家高技術公司的技術總監,年薪超過30萬元,有房有車。李總裁掌管一家大型企業,一年有一半的時間在飛機上度過,合同金額在一千萬元之下的根本不愿理睬。可是,天底下像他倆那樣有“資本”自信的人卻不多。大多數人因為缺少值得一提的“資本”,而不那么自信。那么,沒有“資本”的人,還能有自信嗎?
有人說,自信就是敢于向世界宣布“天下我第一”。然而,這只是一種自大。自大不同于自信:自大的人僅僅把幻想放在嘴上,自視過高,不考慮能否實現;自信的人并不依賴幻想,而依仗的是實力??相信自己的努力終將轉換為實力。
自信的人用行動去改變自己的命運。然而,尋覓那“命運的鑰匙”是艱難的。他會遇到嘲笑他的人、漠視他的人、詆毀他的人……他當然還會遇到許多挫折和失敗。但是,他相信種種艱難困苦都能被克服,“命運的鑰匙”一定能被找到?! ?
也許還有人會問,自信的人看上去是不是都有點兒瘋狂?的確,自信的人都會選擇做一些貌似狂妄的事,因為山窮水盡之地,往往是“命運的鑰匙”棲身之處。不過,自信之人并非沒有理智。擁有三種智慧,沒有“資本”的人也可以變成自信的人?! ?
其一,理智的執著。世上有因才有果;因在前,果在后。人生的目標可高可低,但是所有目標下都懸掛著一環扣著一環的因果鏈。只要一步一步地攀登,目標一定就能實現。世上沒有實現不了的正果,只有未完成的修行?! ?
其二,重視折衷。自信的人如果一時找不到具體的方案去實現宏大的目標,他寧愿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小事做多了,宏大的目標也許就能水到渠成。所以,自信的人能在夢想和現實間做出明智的折衷。這種折衷很像是在熙熙攘攘的北京王府井大街趕時間,眼前晃動的人頭讓他無法選擇最佳的直線到達目標,于是他只能忽左忽右在人流中尋找人與人之間的縫隙穿行,幾乎每走一步都需要折衷。然而,就是那些一次又一次的折衷,才幫助他超越逆境,到達目標。
其三,對回報淡泊。自信的人堅信自己的勞動是有價值的,堅信生活一定會給予回報。但是,他不是急不可耐地索取高額回報,因為他知道生活有其特殊的方式給予回報。一分勞動肯定有一分的回報,十分勞動便有十分的回報。但是,有可能花費百分的辛苦后,卻未曾獲得一分回報。生活并不是忘卻了給予回報,而只是時間未到,回報即使遲到但最終能到?! ?
沒有“資本”自信的人在中國大有用武之地。中國目前的人均GDP不過2000美元,而美國的人均GDP已經超過4萬美元。為了早日成為現代化強國,中國就需要鼓勵各行各業都去追趕美國的同行。在這個過程中,無數沒有“資本”自信的中國人將找到自己“命運的鑰匙”。讓我們試想一下:目前中國最賺錢的通信企業中國移動通信公司趕超美國最賺錢的通信公司Verizon的過程。雖然中國移動的用戶比Verizon的美國用戶多很多,但是,中國移動2005年的310億美元的收入比Verizon的750億美元少了一半還多。如果中國移動想拉近與Verizon的距離,不能幻想一下子就從每個用戶身上多賺取一倍以上的利潤。因為,如果來自全國各行各業的廣大的中國移動用戶的年收入沒有大幅增長,他們怎么可能再多打一倍以上的移動電話呢?因此,中國移動趕超Verizon的計劃必須依賴全國其他各行各業都能快速發展。這也就意味著,即使是中國目前最不賺錢的行業,都值得自信的人去投奔。
所以,真正自信的人不因為自己身處逆境而消沉,也不因為自己沒有“資本”落入低收入行業而沮喪。他真正擔憂的是:有沒有毅力堅持下去,讓自己的努力終將轉換為實力。 平穩度過焦躁期
曾經有人對經歷過截肢手術的人的心理狀態進行過研究。在截肢初期,患者往往不相信自己已失去了肢體,幻想著自己僅僅是在惡夢當中,而后,他會對自己被截肢的現實開始認同,但卻感覺世界對自己是如此的不公平,因而異常地焦躁、不滿。而從學校到社會,從一個舊單位到一個新單位對于一個人來講,不亞于一次心理肢體再植。因而,由于對環境的陌生感而導致的心理焦躁就再所難免了??纯?,你現在是不是有這樣的感覺?
1、這個單位也不過如此,真沒勁;
2、人與人怎么到處是勾心斗角,派系斗爭,沒有一點真誠;
3、所學的專業到現在的工作崗位上完全用不上,大學白念了;
4、領導怎么就不知道大膽任用年輕的新人呢?我的成績明擺著呢;
5、領導的工作能力真的很差,簡直就是外行;
6、論資排輩的情況恐怕永遠也得不到改善了,我干得最多,拿得卻最少;
如果你的感覺和上面幾條感覺非常接近的話,那么,不用擔心,這差不多是"新來的"共同的心理特征,應平靜一段時間后再看看。
初到一個單位,你可能會有一種感覺:我可能永遠也不能融入到這群人中去,他們看起來都很熟,都在一起有說有笑的,可一見到我,就好像不知該說什么好。
你有過轉學、升學、搬家一類的經歷嗎?你還記得第一次見到一群新同學,第一次見到陌生的新鄰居的感覺嗎?而一個學期,一年后,那種陌生感還在嗎?對新環境的適應,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一個要素——時間。
新人應回避的只言片語:
1、我的幾個同學找的工作都比我好。
2、如果這里都是大學生,面貌可能就不是這樣了。
3、這是我的個性。
4、我們的"頭兒"應該這么做,才……
5、我如果到了你們那個年齡……"或者是"你們在我這么大的時候……"
6、這么多年,你們怎么能忍過來?
7、我不會在這里干太久的。
【rzzch.cn編者按】職場新人辦公室禮儀攻略 職場新人如何成為office高手
8、真后悔,當初怎么會選了這里……
9、我的工作沒有完成,其實有很多原因,第一……
10、這些東西我在學校里全學過了。
職場貼士:一些事可嘗試不去計較,所謂難得糊涂,用一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