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類:改革者??冷靜的完美主義者
別名 楷模,完美主義者,純粹主義者,法官。
世界觀 唯一正確之道:讓我來教導你。
正面特質 目光遠大,有原則,忠于立場,穩定,認真,嚴密,有紀律,客觀,一絲不茍,高尚。
負面特質 自以為是,冷酷無情,鐵石心腸,自大傲慢,嚴格,苛責自己和他人。
領導風格 照章行事,遵循慣例,以達到標準為職責,采取品質至上的管理形態,有時會獨裁。
信條 零缺點。
人際關系的特質 義務,道德,標準作業程序,為人準則。
◎基本特征
第一類型重視原則,他們堅信正確和正直的方法,同時也要求工作以無懈可擊的方式完成,不管需投入多少時間或精力,他們想讓你達到這般境界。
第一類型工作時像個優秀的偵察兵,他們謹慎、行為舉止得當、有條不紊、準時,并且不辭辛苦。他們注重細節,小心翼翼,而且他們遵循規則。
但同時,第一類型也挺討人厭的:他們四處張望以找出一切不妥的地方--無能的、成果不彰的、混亂的、自憐而佯裝不知的、沒禮貌的、文法拼字錯誤的,還有可能最甚者是缺乏價值的,這些現象都令他們厭惡。
但第一類型很少像第四類型會因自憐而崩潰,或像第五類型那樣關閉心扉,周遭林立的怪象反倒刺激他展開補救行動。第一類型是強制卻不切實際的社會改革家,他不但力行美德,宣導美德,更有無窮的精力來輔正你。
第一類型是教養極佳的噴火恐龍,他噴出的火焰可能是純凈之火--可以測試你的性情,激發出你的最佳表現;也可能是嚴懲的地獄之火,在盛怒之下燒得你面目全非。因為他們強力地自我克制,以表現得有禮,當他們的火氣一泄而出時,那就像是壓抑己久的火山,大部分的改革者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狠狠地灼傷了同事。
第一類型尋找并依賴簡單卻永恒的真理。典型的第一類型人物本杰明·富蘭克林便是以這種簡單、樂觀和實用的規范自持。富蘭克林強調自制、次序、節省、勤勉和中庸,之后在顧問的力勸下,他才在原始信條上添加了博愛。“我不能自夸成功地實現了美德的真髓,”他這么寫過,“但我卻學到了不少皮毛。”
史蒂芬·柯維在他的著作《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TheSevenHabitsofHighlyEffectivePeople)中這么寫道:
“我們的安全感,不像其他以人或事為基礎的系統,受制于頻繁的變動,我們了解正確的原則是永恒不變的,因此我們大可放心仰賴之。
“原則不會對事情反應,不會亂發脾氣,不會以多重標準對待我們,不會跟我們離婚或與我們最好的朋友私奔,不會捉我們的小辮子……原則是深遠而根本的真理,是正統的事實,是緊密交織著正確、一致、美德和力量的尼龍繩,貫穿著你我的生命結構。”
第一類型的世界觀簡而言之正是如此。
為了升華他們心目中的完美,第一類型采取他所認同的高層權威所抱持的任何一種官方標準,并將此標準轉變成自己的。這些標準可能是倫理道德、可能是公司標準作業程序、職業上的責任義務、父母的金玉良言、公司奉為標準的原則或圣經。
精確地說,第一類型是個像書的人,許多第一類型,如果在部門中找不到可作為標準的書,便自己草擬一本。緊急護理站的護士露西,初抵護理站任職時發現站里居然沒有一套醫療政策,她堅持寫一本,整個過程卻花了她九個月的時間;在此同時,護理站其實也毫無政策可言。第一類型了解建立正式系統及規章的重要性,但他們不太能及時反應,而且經常受不重要的細節所牽絆。
“我的工作不需要自發性,”第一類型的內科醫生吉姆說,“它不具創造性,而比較像反反復復的算術法,像是由線索導引至結論的一套規則。”
第一類型是防范措施的信徒,他們隨時準備一套備用程序以防止故障或危機的發生。羅伯是第一類型的家具商,他為一般生意狀況,例如拜訪新客戶或監督產品制造等,建立了一套詳細清單,并將這份規范提供相關人員參考;而他電腦里還有另一份類似的私人清單,列舉了滑雪、露營旅游,或訓練他兒子的足球隊等種種細節。
心理診斷
第一類型早年遭受炮火般嚴格的洗禮:他們通常有苛求或極愛吹毛求疵的父母或對他影響重大的長者。不像第二、三類型被贊美所包圍(第二類型因幫助他人、第三類型因有所成就而受贊美),第一類型在違犯規則時,飽受皮帶鞭笞或嚴苛斥責;許多第一類型依稀記得他們發誓再也不犯某件錯誤、或者任何一件錯誤的情景。
第一類型通常是嚴肅、努力不懈而乖巧的孩子,他們學會如何控制自己的憤怒,并將自己麻煩的需求擱置一旁;他們選擇認同一套方針,摒棄自我感情,而有時他們干脆就認同施壓者。“假使我能再努力一些,遵循這些規則,保持井然有序、嚴守紀律就好了!”第一類型想著,“那么那些權威人士便會注意到我,并獎勵我。”
然而隨著年齡漸長,第一類型不得不注意到正式規則并未如預期般地發揮功效,他們開始感到羞辱,發現他將自己托付給一個錯誤的希望,于是忿恨之情驟然而生,第一類型對這個世界以及他自己感到憤怒,即使如此,他們依然佯裝品行優良。
你的優勢
第一類型實際而忙碌,他們孜孜不倦以實現許多成就,他們會成為極佳的良師益友。約翰在國家安全機構的上司是第三類型,他對約翰下了如此的評語:“他是你所能想象出最佳的教練。每當我有屬下需要磨練技能,我一定一開始就送他去約翰那里,在他的訓練下,那些人總是不斷地進步;但如果有件事需要立即不擇手段地完成,此時我絕對會交給別人去做。”
第一類型要求對方盡力,同時他們也做出最好的計劃,為平凡的活動賦予特殊意義,讓你自覺參與了光榮而崇高的計劃,他們注重各種行動的意義與結果,他們能看穿你的潛力和美德,而他們也要你自己看到。
這些特質使他們成為真正的夢想家,以精確和清晰的眼光將手邊的人、計劃、關系或困境的解決之道加以理想化,因此,他們能幫你澄清你的工作計劃和目標。如果你在計劃開始或主持重要會議之前與第一類型接觸,你會重拾信心。
第一類型在最好的狀況下,堅持原則而不局限于規則。他們的興趣將從批評處罰,轉移至幫助別人自尊自重,并促使他人有最好的表現。他們會致力于讓公司成為恪守公民義務的良好團體,他們感興趣的議題,包括員工健康及安全、產品品質、與客戶交易正當、公司的慈善作為以及參與社區活動等。
第一類型是九型人格的良知面。身為忠實的道德理想主義者,他們相信自己之所以做,是因為那是對的,而不是為了金錢或名譽。當你確定何者為是,同時也自動參考指導原則時,你將輕易地變成自制的第一類型人物。
第一類型注重品質。極其小氣的統計學家愛德華茲·戴明(W.EdwardsDeming),他就是個第一類型;對戴明而言,達到高品質的途徑,在于靠維持統計上的高度控制以“減少變數”--這正是貨真價實的第一類型方法。戴明反對將合約授與出價最低的投標人的陋習,低成本并非是唯一重要的,品質也該在簽約人的考慮之列。的確,任何輕蔑品質的主張都被戴明所懷疑,連重視目標的第三類型的客觀管理方式也在他的黑名單之列。他疾呼“時時刻刻永遠求進步”的必要性,這正是第一類型賴以生存的名言。
與第一類型共事
第一類型最擅于將一切理由歸于為了達到更完美的境界、為了公司好、為了團隊好、為了工作好,或這樣才公平、或這將有助于“造成時勢”、或你將因此學到有價值的東西并成為更好的人、或他人會因此受惠等等。
不管你怎么做,千萬別利用利害關系或及時的利益去說服他,“嘿,大家都這么做,我們也會奏效的。”這類話等于向大部分第一類型高舉開戰紅旗。第一類型不像第三類型了解抄近路可在激烈競爭下立于不敗之地,第一類型認為這類的妥協是廉價的嘗試,既是在耍手段又會貶低身分。有句諺語這么說:“就算你贏了這場競賽,你依然只是一只低賤的小老鼠。”
要惹怒定型的第一類型,最快的辦法就是要求他大開例外,這可是場法律對抗公平的古老戰役。法律--第一類型的最愛。第一類型要求一律平等,但公平則是為正當的特殊案例開例外,這種行為顯然欠缺次序,必然使第一類型迷惑無助,使他們失去他們熟悉的道德羅盤。
只有在第一類型想起他面對的是人,而不是抽象的原則時,他才會斟酌個體(處于聯盟點,第二類型),而他需要你溫柔地提醒他。
◎基本規則
與第一類型共事時
●保持簡潔非常重要,把訊息當作媒介,消息或諫言須適當包裝并加以歸類。
●維持禮貌并替人設想,第一類型深信禮儀的重要,用些神奇的字眼去軟化他:請、謝謝、不客氣,大部分第一類型喜歡你深受規范的洗禮。
●準時。第一類型致力于遵循時程表,如果你的延遲導致他的延遲,他們可不會立刻原諒你。
●無傷大雅的戲弄或幽默會有幫助,當你建議第一類型“相信過程”或“跟著流行走”時,記得微笑!
●走正常管道。行政結構是為了次序而存在,這也正是第一類型的首要信條,第一類型討厭你爬到他頭上。
●真心地承認自己的錯誤或找出你確實誤入歧途的地方,第一類型所指出的錯誤通常是對的(狹義而言),大部分第一類型在對方承認判斷錯誤后,都能原諒別人,除非錯誤來自于你的壞習慣,例如你的冷漠、混亂或不好的動機、掩飾或暗中操縱,這些可就難以得到他們的寬恕了。
●依規則行事。第一類型喜歡將任務及報告結構化及定義化,如果你是他的上司,向他解釋你希望事情如何完成;如果你的老板是第一類型,找出他希望的方式,并一絲不茍地遵照辦理。
●與其跟第一類型意見相左,不如問他“假使如何如何該怎么辦?”這類問題,可制造出第七類型環境(公然反對第一類型只會使他們更堅持己見,因為他覺得你在質疑他的價值)。
●當你覺得他吹毛求疵,提醒自己第一類型的他只是想幫忙。
●在指責第一類型員工前,先征求他的同意。“現在適合討論我和你在工作上的問題嗎?”第一類型不太能接受批評,但倒挺擅長給予許可。
●有責任感,說到就要做到。有些九型人格的類型在細節上未必能貫徹始終(例如第七和第九類型),但第一類型堅持i要打上一點,而t非得劃上橫線。
如果你是第一類型
●做一個典范,別做批評家。
●記得你所說的許多話都帶有吹毛求疵的意味,即使你也許不這么認為。
●檢查內容。你對他人的批評也許是對的(畢竟你是“發現錯誤的專家”),但你太重視發現錯誤了,這會使你的內容牽強附會,這才是個大錯誤(抱歉冒犯)。哪一方面的資訊你忽略了呢(特別在他人的感覺、可供選擇的其他方法或程序上)?重要的不是哪里出錯了,而是你太受錯誤所驅策。
●把你心目中完美的景象及你對錯誤的理解當作指導方針,但別讓它們成為束縛。
●大發一場脾氣吧!你所有情緒、批評和怨恨之所以被你壓抑下來,是因為你不接受這些情緒;但相反的,這些情緒卻因此而妨礙你,當感情被抑制時,反倒讓你看起來比實際更生氣。
●對自己保持一致。所有定型的第一類型都是嚴重的自虐狂,他們對自己承諾然后反悔,在游戲開始之后才改變游戲規則,在開始起跳后才加高籬笆。
●學習“夠好了”的意義。
●原諒自己。
●勿管他人閑事,責任負荷太重時就休個假。
●你要追求的是正確還是應急?你想批評就大肆批評吧!但假使你的上司認為你是在批評他,想晉身參與內部會議的計劃就省省吧!工作不是審判,沒有人會想激怒身旁的道德家或法官的。
●鼓勵錯誤。你那尖銳批判的態度可能使員工及同事隱瞞他們的錯誤,這樣下去,他們會向你隱瞞你所需要的資訊或智慧。
本文選自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辦公室心理學??醒覺的領導與睿智的員工》一書(匯才文化叢書)
職場貼士:【記住告訴你的孩子】1.平安成長比成功更重要;2.背心,褲衩覆蓋的地方不許別人摸;3.生命第一,財產第二;4.小秘密要告訴媽媽;5.不要喝陌生人飲料;6.不要吃陌生人糖果;7.不要與陌生人說話;8.遇到危險時可打破玻璃,破壞家具;9.遇到危險時可自己先跑;10.不保守壞人的秘密,壞人可以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