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還記得上大學的時候,各種證書在人們的心目中是無比的神圣與重要:英語國家考試、微機國家考試、各種專業資格考試等等,曾有某學生在面試中一言未發,僅將2尺余高的各類證書放在考官面前,就輕松拿下一份好工作的傳說,令人們垂涎不已。今天,證書的風光似乎大不如前,如果今天哪個年輕人想通過拿個證書闖世界,想奉勸一句:
拿證書換職業=用青春賭明天
趙楠,一個25歲的北方姑娘。大學本科學的是財會專業,畢業后在一家比較有名的軟件公司作客戶服務工作。工作2年后的她覺得,自己做的基本上是重復勞動,學不到什么新東西,而且公司管理也很混亂,看不到未來的方向。她想跳槽到外企,投放了一些簡歷卻沒有回應,于是她準備花錢學ACCA。她說她的職業規劃就是未來成為財會領域的專家人物,現在選擇學習ACCA,因為這是目前比較“硬”的資格證書,憑著這個可以在外企找一份財會類的工作,以后不斷積累,不斷上升。她想知道這樣的規劃究竟是否行得通。
理性一問:你認為自己適合做財會嗎?
趙楠說:大學的專業就就是財會,現在也是做和財務有關的軟件,總是覺得成為一個專業人士更加有前途,所以選擇了做財務,好像也不討厭。
專家分析:出于對專業人士的向往是趙楠選擇財會道路的主要原因。她內心認為,只有專業“切實”地對口,即學財會的就應該從事財會工作,才有發展前途,這個想法讓她急于擺脫“不專業”的難堪,她要走上一條比較清晰的道路,這樣才踏實。對她進行評估后發現,她的興趣比較廣泛,做事風格細致、有條理,適合的職業類型較多,主要面臨的還是現實問題。
理性二問:你認為如果要做財會,證書是必需的敲門磚嗎?
趙楠說:這段時間我已經投放了不少簡歷,希望做財會人員,主要面向外企,但是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我想證書可以幫助我敲開外企的門,尤其是很好的證書。
專家分析:趙楠的想法和現實有距離,財會類招聘中,對職業證書的要求不是第一位,對工作經驗的要求才是首要的。看外企招聘廣告就會知道,如果沒有2-3年以上的財務工作經驗,即使有ACCA證書,還是難以擔當財會工作。
職場貼士:增加自信:常使用良好的、積極的詞匯暗示自己,可增強自信心。平時盡量從“為什么能做到”方面著想,而 不應圍繞“為什么無法做到”打轉
下一篇:警惕老板戲法 讓你的加班沒有工資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貧富分化不是窮人太窮而是白領窮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