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大學生就業難,兼職也成了件難事,因為很多中介單位趁火打劫,屢伸黑手。由于我國人才市場機制尚不完善,出現了不少違紀、犯規現象。對于兼職大學生的短工族來說,就必須清楚了解法規、法令,學會用法律來保護自己,取得合法權益,捍衛自己的正當權利,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找家教被騙又被嚇口述人:南京理工大學大四女生大二暑假那年,為了躲避老媽的嘮叨,同時也可以積累點社會經驗,我選擇留校打工。暑假最輕松的工作就是做家教,我找到一家家教中心的中介。門一開,我立刻呆住了,里面人山人海,一個男人大叫著,找到信息的在這邊交80塊錢,40元中介費,40元替家長交,到時管家長要,或者家長不給,我們退還。看到這么多人,我心中的疑惑立刻消失,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擠了進去,付了錢,出門聯系家長了。了解了小孩的情況后,便開始了試教,那個小孩卻問我是不是某某家教中心介紹的,說昨天也有個姐姐過來的,我立刻從頭涼到底,教完回去自然是沒有等到家長再次邀請的電話。明白受騙之后,我就找到中介。剛進門,就看到收錢的男人對一個女生大吼“滾!想拿電視臺壓我們啊,我們不怕曝光!”站在旁邊的女中音,唰一下,甩出30塊錢說“拿走吧,30塊錢也發不了財。”從沒見過這樣的架勢,我一下子被鎮住了,嚇得流淚。應聘服務生怎料要陪酒口述人:南京理工大學大一女生我看到報紙上刊登了一家酒店招兼職服務員,離學校不遠,工資挺高,就打了電話過去,對方聽說是學生,爽快地答應了雙休日打工的要求。等到雙休日去看的時候,原來是家中介。一個工作人員見我半信半疑,解釋了一番后,對我說,看你條件不錯,交了中介費包你可以上班。因為事先不知道要交中介費,我答應第二天帶過去。工作的前兩個星期沒什么異樣,到了第三個星期,領班讓我去陪酒,我說中介介紹我來做服務員的,領班拉下臉說,服務員有這么高的工資么,不做就走。我向他們要前兩周的工資,他們卻以工作不滿一個月為由拒付,斗不過他們,我也只得自認倒霉了。定金到手公司逃走口述人:東南大學大一學生我和同學四人,想利用打工來鍛煉自己也可以賺點零用錢,從報紙上看到楊公井一家中介公司招聘大學生做兼職,就照著報紙上的號碼打了過去,公司便立即叫我們過去面試。一位自稱自己是農大的負責人接待了我們,并叫我們各交納40元作為中介費用,還填了一張報名表(包括個人簡歷、工資要求等),公司必定會在半年之內不定期地為我們找到兼職工作,而且還保證日工資在50元以上。但一個星期之后我們并未接到任何通知,有些遲疑之后我們來到了這家公司,令人氣憤的是這家公司的門是緊鎖著的。回到宿舍,我們繼續打電話一直沒人接聽。當我們再次來到該中介時,旁邊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這家公司在三天之前就不知去向了,而且門鎖也已經換了。
現狀調查:五成以上大學生做兼職
2005年的五一前夕,南京某高校的校園內貼著一張招聘啟事:南京某知名食品促銷,工作七天,60元至80元/天,面試成功后付中介費,有意者請聯系×××。“面試成功后付中介費”的宣傳語無疑很吸引人。不少學生紛紛按啟事上的號碼打過去,得到面試的通知。面試顯得頗正式,工作人員從100多個學生中挑了六十幾個學生參加免費崗前培訓,聲稱培訓后還想兼職的就交中介費,不想兼職就可以退出。一心想賺錢的學生乖乖地掏了中介費。結果,培訓結束后,沒有得到當初承諾兼職,反而被工作人員反咬一口,白交了中介費。
一份在大學生中進行的調查表明,33.9%的人從事過校內勤工助學工作。從事多種校外經濟活動的人則達到59.2%,其中以從事家教?37.2%?和打工?29.7%?所占的比例最高,還有3.9%的人充當經濟中介,3.4%的人業余編寫書籍,2.2%的人充當考試槍手,1.5%的大學生從事股票和證券業務。統計結果表明,近六成大學生參與著各類兼職活動。不論是在假期還是在平時,都有不少大學生利用自己的業余時間來做兼職工作?一來提高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為畢業后的就業增添砝碼?二來還可以獲取一些生活費用?減輕家庭負擔。一時間,大學校園里出現了“兼職熱”,校園廣告欄覆蓋了各色各樣的兼職信息。據不完全統計,大學生找兼職一般通過中介機構,只要交上60元至200元不等的中介費,中介公司就可以幫忙找兼職,省心、省時。但是,不少中介公司正是瞄準了大學生的單純,利用大學生想掙錢的心態,給大學生設陷阱,通過收不合理中介費來謀取昧心錢。“黑中介”如雨后春筍紛紛破土而出,讓人防不勝防。大學生被中介欺騙后,找到勞動監管部門申訴,但大學生兼職不在勞動監管部門的范圍之內,找法院上訴,又沒有經濟實力,最終只得求助媒體,以求通過輿論的壓力來迫使中介公司退錢。然而,這些“黑中介”氣焰囂張,很懂得鉆法律的空子,對大學生這個弱勢群體的敲詐有增無減。
專家觀點
市消費者協會秘書長許明:高薪兼職,要理智對待經常有中介在報刊雜志上刊登“高薪急聘”的啟事,例如招男公關、保姆、酒店服務生等,市消費者協會秘書長許明提醒大學生,對月薪過高的工作,要思量再三,不要為利益驅動,慌忙交了中介費,工作之后,才發現是有違道德的工作,釀成苦果。同時,受騙之后,要及時向勞動監管部門、工商部門、公安機關等部門舉報,不要畏懼“黑中介”。許秘書長建議大學生在找兼職時,要到正規的人才市場以及勞動機構,查清對方的證件以及是否有固定的辦公場所。
政協委員陳義柏:掌握了具體證據隨時可以提案現在社會上的中介公司良莠不齊,魚龍混雜,政府暫時無法全部管理到位。政協委員陳義柏提醒,大學生在找工作前,首先要對社會有個清醒的認識,社會和學校相比較復雜,只有掌握了充分的信息,才能很好的闖蕩。步入大學,意味著成熟,大學生應該培養自己辨別好壞的能力,不要輕易受騙。其次,要有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在法制不完善的情況下,要坦然地面對突發事件,不該灰心喪氣,采取過激行為,要通過正常的渠道投訴、舉證,來解決問題。到目前為止,大學生兼職受騙,還沒有足夠的法律作為控告的依據,對此,陳委員表示,如果掌握足夠的、具體的例子,他將隨時向人大提案,同時,他也會利用業余時間對大學兼職受騙一事進行調查。
江蘇明鏡律師事務所崔武:維權需要成本的大學生通過中介公司找兼職,最終發現和當初承諾的完全不同。明鏡律師事務所崔武明確地表示,中介的此種行為屬于欺詐行為,大學生應要求退還中介費。索要不成,可向法院起訴,當然這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崔律師告訴記者,大學生和中介之間的關系不是勞動關系,只是合同關系,因而不在勞動法保護范圍之內。在《勞動法》中,目前尚沒有強有力的法律依據來控告中介,因而,勞動監管部門對大學生兼職受騙也愛莫能助。崔律師希望大學生在和中介打交道的過程中,仔細查看對方的營業執照、探清對方信譽,盡量到門面較大的中介公司去找兼職,以免上當受騙!
新聞鏈接
“短工族”如何維權
由于不少游樂場所的周期性或季節性,他們招聘的不少員工都屬于臨時聘用,對于這些打“短工”的人來說,明白自己在工作中所應享受到的權利和義務,是十分必要的。
何為短工族短工族多指與用人單位約
定以小時為工作時間勞動關系的勞動者,主要特點是計酬單位為小時;勞動者能與兩個以上的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
去年夏秋二季曾轟動南京市的嘉年華開始讓短工族被社會接受。秋季版嘉年華在短短6周內提供了1500個臨時崗位,包括游戲助理、收銀人員等,為上海短期就業提供了一種新模式。
可以說,短工活不再是掃地端水的體力勞動,雇主也不是家庭作坊式的企業。目前,多家大型跨國公司頻繁求用短工。另一類大雇主是業務層次較高的小企業。如果聘一個高級的財務人員,成本太高,不如通過短工這一用工形式,既保證了工作質量,又節約了用人成本。
但短工族也有隱憂。以往,由于勞動和報酬關系不明確導致短工族沒有充分保障,去年嘉年華一名短工被游藝機撞傷,確認賠償和責任花了各方很多精力。
明碼標價最好簽個合同由于短工族與單位的協議
關系大多是口頭形式,任何一方可以隨時終止勞動關系,這會讓另一方措手不及,權益受損。比如大學生做家教,從法理上講,打工學生與單位形成的是一種民事勞務關系,期間報酬多少應完全服從雙方當事人的事先約定,容易造成爭議。
目前,法律規定短工族勞動合同的訂立可以采用書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短工族最好與用人單位簽訂一份書面非全日制勞動合同,并在合同中就用工期限、勞動時間、工作內容、勞動報酬及支付形式、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等內容進行約定。
短工族的勞動報酬包括小時工資收入和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等。即用人單位除了支付其工資外還需要向勞動者支付社會保險費。
短工族注意
一、侵犯小時工權益,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工資問題:有的用人單位違反規定,低于規定標準,在這種情況下,小時工可以要求企業為其增加工資,如協商不成可通過企業所在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工傷問題:非全日制勞動者與勞務派遣組織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發生工傷,應由勞務派遣組織承擔責任。
二、小時工在維權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有關證明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證據的收集:A、勞動合同;B、工資或工資存折;C、工作的證件;D、有關證人證言。
對爭議的主要問題證據。
關系申訴時效的問題:首先要在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申請仲裁。如果從爭議發生到申請人仲裁超過了60日,應收集有關證據證實你有正當理由。
職場貼士:在人生這個大舞臺上,永遠只有小演員,沒有小角色。
下一篇:發展空間少七成白領職業現狀不滿意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外企英語面試回避硬傷三個注意事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